不忘初心·红色贵阳 | 他是共和国最小的烈士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小的烈士。当人们发现小萝卜头的遗体时,他的双手紧紧握在胸前,而手心紧握的,竟然是一支小小的铅笔。
小萝卜头的真实相片
小萝卜头从来没见过铅笔,也不知道铅笔是什么样子。有一次他看见黄显声将军拿着一支铅笔,就问他这是什么?黄显声将军告诉他这是红蓝铅笔,并且告诉他:“你要学习好这段俄文,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你。”小萝卜头回去以后就非常的刻苦,把那段俄文学习下来得到了这份礼物。小萝卜头把这支铅笔作为礼物珍藏起来,幻想着有一天出去了,到学校里上课时再用这支铅笔。
小萝卜头的童年是在贵阳息烽集中营度过的。
小萝卜头利用在狱中可以自由出入牢房的便利条件,做起了“小交通联络员”,为难友们传递情报。他非常机警,而且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情报传递方法。
监狱经常把人员集中在礼堂来进行训话、演出活动。为了对狱中的犯人进行精神上的诱惑,有人拿出糖果摆在桌上。小萝卜头看着花花绿绿的糖很想吃,但他知道那是坏人们吃的。
息烽集中营旧址
有一次看守拿着一颗糖逗小萝卜头说:“小孩儿,你叫我一声阿姨,我就给你糖吃。”小萝卜头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糖,瞪着大眼说:“你不是阿姨,你是坏人,房间里关的那些才是阿姨。”他用阿姨这个词来区分好人坏人,即使看守给了他一巴掌,他还是坚持不喊阿姨,然后哭着跑回牢房问妈妈:“糖是什么?是什么滋味儿?”他的妈妈只能用手指蘸了一点盐,放在他嘴里说:“孩子,这就是糖的味道。”
小萝卜头母亲 徐林侠
随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已经风雨飘摇,然而,对于秘密关押的“政治犯”,蒋介石命令:一律不准释放。1949年8月25日,蒋介石下达了分批处决“政治犯”的密令。
1949年9月6日,小萝卜头一家倒在了血泊里,他们被杀害后,就地被埋在小屋里,特务们还在地面浇灌了水泥,冲洗了地面上的血迹,以掩盖自己的罪行。牺牲时,小萝卜头甚至不满9岁,距离新中国成立仅24天。
息烽集中营关押小萝卜头的囚室
小萝卜头一生的时间大都在息烽集中营中度过,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却活出了与其他小孩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作为共和国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的勇敢、机智、坚强值得我们学习。
小萝卜头老旧不堪的书包
小萝卜头的身上凝聚着一种力量,一种对光明的渴望,一种对美好的向往,正是这种力量磨练了他、鼓舞了他。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长度,更在于深度,小萝卜头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的名字应该被铭记,他的英雄事迹应该被歌颂,他的革命精神应该被传承。在困难面前,信念不能动摇;在风雨面前,希望不能熄灭。
资料、图片来源: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