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荐书丨《她穿过了暴雨》:有人困在雨中,有人在雨中赏雨

2024-08-16 19:38

《她穿过了暴雨》

“小时候,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而现在,我最想从一场场生活的暴雨中挣脱而出,成为我自己。”

独木舟说,人这一生,只有穿过一场场生活的暴雨,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那么一两件事,哪怕明知道很大可能会搞砸,会失败,但还是会去做。

这本书讲述了四个女孩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磨难与挫折。楚格与桑田两人原本是很要好的朋友,却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各自的际遇、不同的选择而导致步调渐渐不一致,无奈渐行渐远。

在楚格的故事里,好像始终都贯穿着一场雨。在爱情里,她自卑,试探,拉扯,却始终保持着那可怜的自尊心;在友情里,她困惑,拘泥,尝试于生活的撕扯中寻找平衡;在工作上,她冲动,意气用事,最终在现实的教训里感到茫然,消沉。成年人的世界里跌跌撞撞,她从生活的重击和锤打中习得:在时代的巨浪中,个人的判断是微不足道的,要习惯将自己交给命运,也要善于把自己托付给信念。

不同于楚格的消沉颓丧,桑田是个阳光明媚的女孩,她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永不萎靡的热情,她整个人由内而外地释放出强劲的生命力量,这种能力与生俱来,是看多少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都学不来的。但即便是桑田,她也在书中说过:“很多时候也会遇到棘手的情况、让我感到厌恶的人”,她只是选择了一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作者想要探究友情中那些幽微曲折的部分,却又深信不疑女性友谊中牢不可破的联结,所以出现了晓茨,那个在人群中存在感不强,内里却有一股坚韧持久的能量的女孩。独木舟说,晓茨让她想起上学时,每个班级都有的,那个安静朴素、瘦瘦小小、斯文恬淡的女孩。而书中的晓茨,她从来没有跟命运玩过心眼和花招,没想过蒙混过关,她的意志力源于她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知,她正是书名所说的那个能立足在暴雨中的人。

最晚出场的是叶知真,书中对她的描述是:“她散发出一种令人着迷的气质,糅杂了粗粝和潇洒飘逸,且两者达成了微妙的平衡,某个角度看上去不堪一击,另一个角度却又生机勃勃,像经历过巨大的溃败滋养成了一个更强壮的灵魂,她有千万种故事,却只有一个主题”。她的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她们的故事在这个残酷无情的现实社会中平淡无奇,却又如苍松翠柏般傲然挺立,坚定而有力量。我在读这本书时,时常不自觉的将自己代入楚格,我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能怎么做?我也会为那点脆弱的自尊心搭上我的未来吗?

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可能还有点复杂,在我还没想明白时已经翻页读到下一段了,我又忽然觉得,这问题已经迎然而解。生活就是一个扑朔迷离又包罗万象的系统,每一个瞬间都存在着无限种可能,我或许会像楚格一样感情用事,自命不凡,也可能比她做得更差,但这又有谁能知道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书中所说,谁的人生没有理智脱轨的时刻呢?

生活千疮百孔,你看到了困境,也看到了自己。

独木舟极具电影质感的文字,犀利,凛冽,她对楚格为人处事的尖锐描写,对她内心脆弱固执的别具描述,很难不让人眼前一亮,也毫无疑问的击中了我,击中了我的灵魂。她言浅意深,却一语中的。

爱情里的激越、隐忍、释放、孤注一掷……女性友谊之间的关照、扶持,以及微妙地嫉妒,反复叩问着我纤细的神经。这本书的每一个句子都值得细细品味,当你真正从这些句子中悟到什么,你才会发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无形却有力。

我们所处的时代,资讯爆炸,众声喧哗,现实的冷漠让太多人麻木不仁,每天穿梭于形形色色之间,扮演着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不如选个合适的时间静下心来,沉溺于书籍的海洋,与楚格一起穿过这场暴雨,体味人生,治愈心灵。

“你知道我是怎么看待生活的吗?在这个难题和下一个难题之间的空白时间,我将它称之为生活。”

人这一生,就是不停在这个难题和下一个难题之间努力生活,只有穿过一场场生活的暴雨,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会发现原来我们遇见的每一个爱人、朋友、闺蜜,其实都是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

作者独木舟简介:

原名葛婉仪,女,作家,汉族,1987年6月生,湖南常德人。代表作有《深海里的星星》《一粒红尘》《我亦飘零久》《万人如海一身藏》《此时不必问去哪里》等。

推荐书籍:《她穿过了暴雨》↓↓

书友读后感

动静荐书合作伙伴:书漾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