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计划完成产值1060亿元 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2019-04-24 10:46

记者从今天(4月24日)上午召开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推进会了解到,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计划完成产值1060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工作目标:

推动食品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品结构由单一低质低效向多样高质高效转变,2019年,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060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

重点任务:
(一)成立联席会议制度。
(二)组建省级工作专班。抽调专人组建省级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专班。负责日常事务,检查、督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情况。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工作调度,有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拟定需要由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的事项,协调相关具体问题等。
(三)组建咨询委员会(专家库)。成立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吸纳省内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行业协会等为成员,邀请和吸纳国际国内政界、业界和学界人士担任顾问或专家组成员。
(四)完善政策体系。全方位梳理汇总各级政府出台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政策措施,尤其是财税支持、金融服务、降低企业成本、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滞后、不适宜促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进行修改完善或废止,研究制定创新性政策举措,全方位、多层次支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五)梳理产业链图谱。重点对原料资源供给、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粮油豆制品、肉类、茶、乳制品及饮料、饮用水等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精细梳理,找准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链存在的空白环节、薄弱环节及低附加值环节,摸清可以突破和提升的关键环节,对附加值高且可以突破和发展的环节进行重点扶持,谋划补链强链关键项目和产业布局,建立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库,为延链、补链和强链提供战略指导。
(六)召开推进会议。4月召开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启动大会,对发展任务及相关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省人民政府与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签订工作责任书。
(七)推进"千企改造"工程。根据企业销售收入、产值增幅、项目投入产出比等指标,在市(州)推荐的企业和项目名单基础上,梳理、推荐20家生态特色食品重点企业进入2019年"千企改造"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名单,进行重点帮扶。
(八)推进"千企引进"工程。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技术工艺先进、管理完整高效的产业项目。各地要结合不同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梳理招商引资目标企业,2019年,各市(州)、贵安新区分别至少引进3-5家规模以上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企业;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增落户1-2家食品加工企业。
(九)基金扶持一批优质项目。充分发挥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产业扶贫基金作用,选取一批生态特色食品重点项目进入贵州省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项目库,进行重点推荐、重点扶持。
(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原料供给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创意设计能力、中高端制造能力、品牌运作能力和市场服务能力,推动产业从分散的、单一的、互不关联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制造产业集群转变升级。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特色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十一)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梳理确定20家生态特色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指导各地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提升集约化、规模化能力。力争培育50亿级企业1家,5亿元级企业10家。全力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遴选和培育,促进中小型企业做优做精。
(十二)品牌打造。持续开展生态特色食品品牌培育体系贯标,确定一批省级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提升企业品牌培育能力。积极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申报等认证工作。充分发挥我省"全国辣椒之乡"、"中国薏仁米之乡"、"全国天麻之乡"等基地品牌化优势,大力提升老干妈、三绿一红、多彩贵州水等品牌影响力。大力培育赤水晒醋、凯里酸汤、贞丰糯食等民族特色品牌。
(十三)市场拓展。发挥商超连锁、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作用,组织企业统一上阿里巴巴、淘宝网、京东网、拼多多、来伊份等,线上全面铺开。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年货节"、"广交会"、"食博会"、"工博会"和"中博会"等展销活动。分区域、多层次开展精准营销,推动黔货出山,积极拓展省外市场,抢滩国际市场。
(十四)人才保障。加大科研人才、产业经济人才和高级营销管理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建立一支有技术、懂经营、擅管理、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端人才队伍。发挥专家服务团在产业集群战略筹划、高端咨询、共性技术攻关和紧缺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十五)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和造势作用,在全省上下形成抓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氛围。举办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大会,观摩承办地示范项目、标杆企业、产业园区、科研成果、产品成果,营造产业发展氛围,推动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