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声音|“三孩”政策后,贵州如何解决无人带娃?
多项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制约生育的重要原因。贵州省出台的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龚仲明介绍,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家庭户规模是2.62人,比“六普”3.1人又有下降,家庭抚幼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目前全省共有托育机构1608 家,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29个,供给和需求缺口确实还很大。
省卫生健康委积极履行牵头职责,和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密切合作,202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函〔2020〕29号),省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印发的《贵州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包括医疗、疾病、康复、照护、生育等多重保障的综合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有效助力全面做好生育健康全程服务。截至2021年12月30日,在省卫健委全国托育机构备案系统里,已有126家机构通过了备案,市场很积极、很活跃。
下一步,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省卫健委将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抓,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个。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落实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二是加强政府引导。指导各市(州)统筹区域内托育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托育机构。
三是支持多元供给。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多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托育服务人员,依法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五是强化示范引领。深入开展增加普惠服务供给的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激发地方活力,推出一系列典型经验,打造托育服务的民族品牌。
六是加强监督管理。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注册登记、备案、信息公示、评估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坚决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和健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