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走进贵州长顺开展以“数字推普,勠力‘黔’行”为主题的系列普通话推广活动!
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民族地区普通话表达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卓教授携手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带领项目组师生团队来到贵州省长顺县,开展以“数字推普,勠力‘黔’行”为主题的系列普通话推广活动。
长顺县民族中学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推广活动中,刘卓教授向长顺县中小学教师讲授了普通话语音发声和朗读教学技巧,北京邮电大学的陈科良老师围绕“如何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供给改革”的主题专门讲解了AI普通话教学数字人通过“红雁助学”平台在线上的教学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的志愿者们以鲜活生动的经典作品诵读形式传诵民族文化经典,引发全校师生情感共鸣,山村学校的操场上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诵读展演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志愿者们一起走进班级和同学们互动交流,讲授如何利用红雁助学平台通过AI普通话教学数字人学习普通话和多门学科的文化知识。
紧接着师生们又来到了到了长顺县第三小学、鼓扬镇民族小学,与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在体验竹竿舞、刺绣、布依语课堂、班氏开酒坛等活动中与当地同学沟通交流。
志愿者们分组走进班级,向同学们展示AI普通话数字人教师等人工智能应用,为同学们现场讲授和演示了未来如何使用数字平台利用AI普通话教学数字人学好普通话,并赠送了纪念品。
在长顺,除汉族外,布依族、苗族同胞居多,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长顺方言等不同语言在交流时容易产生误解,推广普通话学习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民族凝聚力,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让大家能够学好普通话、讲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在树立语言规范意识的同时爱上普通话,从“书同文”到“语同音”,再到“情共鸣”“人同心”,对内传送文化经典,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联合北京邮电大学持续发挥双方学科优势,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推普数字人也将不断完善,持续进化,为乡村教育插上语言的翅膀。
视频来源: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