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幼专:“大思政课”建设引领 育“为仁印记”时代新人
近年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聚焦百年师范“为仁”文化,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有效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通识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辐射的课程育人体系,深耕“为仁印记”思政品牌,构建特色鲜明的“3456”思政育人模式,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全方位”引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近年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通过把思政工作与学校事业同安排、同部署,将思政工作纳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2243”战略部署、“十四五”规划,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强化了组织领导,形成了育人架构。
该校党委坚决扛牢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责任,实施“一把手”育人工程,打造“为仁躬行”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思政建设工作,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全校各方积极参与”的一体化思政工作模式,形成“党委—部门—党总支—教师、辅导员”的大思政课建设格局。
特别是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联系思政课教师,召开现场办公会,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
“建立思政课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推动形成全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局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副部长张佳佳说道。
同时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专业技能需求,将育人作为一个持续的系统性工程,打通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环节,构建学生从“入校—见习—研习—实习—离校”三年全周期全线贯通、全程提升的成长成才链,有效强化了顶层设计,形成了育人链条。
该校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依托“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抓好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思政课教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设相应选修课程,打造“十分钟”微视频资源库。
“我们还通过强化课程设计,实施做优思政课程、做新课程思政、做精实践思政、做特‘互联网+思政’的‘四位一体’行动,完善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师德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推进专业教育和思政育人高度融合,讲好全员育人的‘大思政课’。建立校级‘课程思政’案例库,遴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1(平台共享课)+N(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遴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征集优秀教学案例23个,评选精品课程30门,3门省级精品课程通过验收,‘兴黔富民’项目《黔东民族民间舞蹈》获‘优秀’等次。”教务处处长杨廷树说道。
此外,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强化先行先试,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上做足了文章。
作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组建“铜仁幼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团队,致力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建设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的研究。
“我们通过探索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体系,承办贵州省‘国培计划(2023)’——农村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骨干教师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围绕全省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所需、教学教研所求,为全省9个市(州)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200余人开展专业培训,多渠道、多途径促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力素质整体协调发展。”继续教育系副主任王珺说道。
该校通过“大手牵小手”领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十五完小),派出100余人次教师支教、投入10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1000余人次,促进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生规模不断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绘出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高线”,得到了许多国家级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全视角”推进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聚焦“教育教学”第一课堂。举办“我与书记面对面”“校长有约”毕业生座谈会、毕业典礼、“感恩传递”跳蚤市场等活动,1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国道德与法治课程展示活动,3名教师主讲的思政课程被“学习强国”推送,1门课程入选2021年全省高校“党课开讲啦”精品微党课,学生参加“千马廿行”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获三等奖(全国高职高专排名第二),2个学生团队获全省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二等奖。
同时,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通过聚焦“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积极构建“十风一体”(党风、政风、家教家风、师德师风、舍风、班风、院风、教风、学风、校风)立体育人体系,打造“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国际视野”四位一体的“仁”字型育人品牌,形成“为仁印记”大思政格局,获批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该校还依托“三节”(“武陵之春·魅力幼专”文化艺术节、“武陵金秋·激情幼专”体育节、“爱满武陵·和谐幼专”建校日)、“两季”(“为仁·筑梦”开学季、“为仁·启航”毕业季)等一系列标志性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深挖“五种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壮丽黔东红色文化、桃源铜仁生态文化、清风校园廉洁文化)内涵,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把“山乡红烛”文化和师德养成有机融合。
其中《百年师范“为仁”文化润心育人实践与研究》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网络+工作室+社团”汇聚朝气蓬勃的网络正能量》入选全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项目,《〈丰碑〉系列革命历史情景音诗剧》获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建设(培育)项目,微电影《向左向右》荣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创新“美育+思政”形式,编演展演大型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将思政教育与艺术表演创新性融合,被省教育厅列入优秀文化进校园品牌项目。
此外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还聚焦“实践育人”第三课堂。以建设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为抓手,把宿舍的教育管理作为“第三课堂”的重点内容,倾力打造以“宿说有理·寓见青春”为主题的社区思政品牌,将党团组织建在宿舍、工作队伍建在宿舍、专题教育走进宿舍,探索开展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通过一体化引领、一张网治理、一站式服务,实现学生社区党建全覆盖、队伍全入驻、学生全参与、保障全过程、育人全链条。
该校通过聚焦阵地建设,党建赋能“全面”之势,以学生社区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心为载体,形成了“1+N”的党建联建学生社区工作思路,让基层党组织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2023年获批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价值评价试点单位。
由此在铜仁地方高校中率先成立了由“理论+实践”型大学生社团“铜学社”,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文化实践,参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连续三年被团中央表彰,“10+2+N”实践育人项目获评优秀品牌项目。
而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200余人次。该校500名学子进天山支援边疆的典型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学子罗伟在东莞实习时,拾到60万元现金,主动归还失主,并婉拒失主酬谢,他拾金不昧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入选贵州省2023年第三季度“贵州好人榜”、铜仁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大力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培育出了‘中国好人榜’获得者、孝老爱亲典型代表杨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赵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代表;‘专升本’录取人数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前列,‘学霸寝室’‘学霸班级’和‘学霸专业’不断涌现。”校党委副书记龙树明说道。
“全要素”保障
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而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为此,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配强思政课师资队伍。严把教师选配关,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实施了“1369”师资培养工程(1年入职适应、3年蓄势发展、6年最佳创造、9年稳定风格),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
“我们出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考核办法》,建立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确保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优良。目前,有‘贵州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贵州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1个、‘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1个,省教学名师、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3人,省级各类型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5人次,省级理论宣讲报告、征文活动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保贤说道。
“我们还通过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率先成立马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方案》,把‘贵州特质、铜仁特色、师范特点’作为建强建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特色。”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保贤接着说道。
近年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获省级思政课教学展示比赛、技能竞赛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0余人次、三等奖20余人次。获批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其他论文近100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荣获全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获评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和“贵州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立项各1个。
此外,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积极构建师生荣誉体系,出台“为仁奖学金”“为仁教师奖”评选办法,实施“铸师魂”“正师风”计划,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评价机制,增强育人示范引领。
具体来说,该校通过实行分类设岗、评聘,从品德、业绩、能力等三方面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提高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校领导联系人才工作机制,有效形成了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发展体系。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职教名师’4名,‘省级优秀教师’11名,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2人,铜仁市市管专家2人,入选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专家库首批专家名单1人,铜仁市人文社科智库专家13人。与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对辅导员、思政教师的培养培训。”校党委书记罗红芳说道。
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光荣、未来可期。
未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加快建设本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申逸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