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深蹲”手记丨1000元钱,1000个岗位

2020-04-23 16:07

小手翻飞的“史上最快”

在从江采访脱贫攻坚,我们受邀去贯洞镇见证一个小仪式。

到得比较早,遇到一个小姑娘。

她是陪妈妈来参加仪式的。

当时是下午三点,她说下午空中黔课没有课,所以就跟来了。记者质疑:空中黔课下午有课的呀?!

她坚持:没有课!

原来她是三年级,三年级下午的确没有课。她说天天都在家用“动静”APP上课。记者让她操作来看看,于是有了下面两只小手麻利翻飞的一幕,这可真是我见过的“史上最快黔课打开方式”——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叫杨国慧。

瞧她打开空中黔课的样子,看出来了,这段时间“动静”是她的好朋友。于是,记者拿出了有“动静”两个字的话筒,小姑娘的眼睛“嗖”就亮了!然后露出有点害羞又很高兴的表情。

然后,我们才认识了她的妈妈——刚当了一个月“农村公路养护员”的杨应芝,今天赶来领第一个月的工资。

 女护路员和1000元的工资

工资发放仪式,正是我们此行要采访见证的现场。杨应芝对农村公路维护这个工作的描述是:寨上的小公路,清理杂草,离家近,比较轻松。

从江县贯洞镇干团村的杨应芝,还算爱笑,但是当天哭了

她是讲侗话的,汉语表达不好。昨天她在田里干了一天活,驻村的小刘去她家拿一折通她都不在,但留了话说要给她存钱,让今天来领存折。

我们来之前已经知道,“农村公路养护员”是贵州省在从江县首次开发出来的新岗位。一般来说,国省公路干道和高速公路才有专业养护队伍。这些年,随着村村通、组组通的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里程长,却常常因为管护不力而损毁,乡村公路的养护逐渐受到关注。

省交通厅对口帮扶从江,他们的脱贫攻坚工作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把路的养护和帮助脱贫进行了结合,在全县开发了1000个农村公路养护员的岗位,全部安排农村公路沿线村寨的贫困群众,他们可以方便地就近上岗,一人负责管护3.2公里通村路,每月1000元工资。交通厅算了笔账,与其路坏了花钱来修,不如用点钱把路养护起来。

杨应芝就是被找到护路养路的人之一。

找她干这个,村里也有照顾贫困户的考虑。她和丈夫早年在湖南深圳打过工,也做过生意,后来丈夫帮人家砍树摔下来,伤了腰椎,现在是瘫痪在床。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哭了,指着女儿,说:当时她才40天。

看着旁边三年级的杨国慧,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农村妇女这些年煎熬了多少苦日子,孩子拖得这么大了,躺在床上的老公和家里老人日日需要照顾,家里3亩农田,天晴下雨、有喜有忧,而她家本应该是可以把日子过得不错的。有这个岗位给她,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聊下来,我们感觉杨应芝性格也是要强的。儿子七年级时考过全镇第一,本可以继续在本县读书,但她咬咬牙,还是决定送去凯里读初三,觉得那里的教育更好一点。这样一来,一个月学费住宿吃饭又要花上千元。

生活给了杨应芝很多磨砺,但是她爱笑,让人印象深刻。村里的干部、亲朋好友经常来帮忙干点农活,还有好心人捐钱给她家修了个鱼塘。

“每个月工资有一千块。”拿到存折,杨应芝很高兴,“种地、做饭、照顾我丈夫、还有孩子学习,都要管,这个岗位离家近,我顾得过来。”

杨国慧说,“我在手机上可以听到别的学校老师的课,现在我的英语不太好,但是我很想学好。最喜欢上的是语文课,我喜欢写作文。”

“大哥在凯里读书,为了节约钱,半年才回来一次。有时候不会的作业就给他打视频电话。”

说了声再见,合了张影

简短的发放仪式结束了,我们高高兴兴看他们高高兴兴领到了1000元工资。

车行在通村路上,再次在路边看到穿着亮眼的反光马夹背心的身影,心里竟有几分亲切,也多了些遐想:

这一个个新上岗的护路员,他们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希望他们努力奋斗。相信国家和全社会正在全力相帮。

新上岗的护路员,十字镐、镰刀、锄头、铁铲,装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