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竞技场上,想要赢到最后,只能不断进化@自我提升特辑

第924夜|陪伴曲《你的前程繁花似锦》
管理专家说:“想要成功,就要与人性的弱点对抗。”我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更需要对抗一些群体中的本能反应。
为什么有人可以独立思考,抓住别人抓不住的风口?
为什么有人能打破经验,在激烈竞争中寻得出路?
答案就在于,他们敢于打破社会禁锢,完成更高级的进化。而做到这点,需要我们开启“理智脑”,不盲从,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1. 反从众本能
看书时,有个故事,很戳人心。
一位母亲为了引起关注,在网上伪造了孩子被老师惩罚跑步后吐血的校服。一时间,网友们群情激奋,而作者本人也是想都没想就加入了声讨大军。可很快,事情反转,警方通报这件事不过是那位母亲的自导自演。作者反省道,自己本来是很客观的,结果不知不觉就被大众影响了。
“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个体的智慧,会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原始社会,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时代进步了,大家却没有在进化中,摆脱从众的本能。然而只要稍作观察,你就会发现,只有独立思考的人,才能脱颖而出。这种人,不会跟风行动,拒绝情绪传染,能分辨是非真伪,做事前都会多想一想。正因为思维独立,他们才牢牢抓住了生活的主动权。
2. 反惯性的本能
在书里,作者还描述了这样一类人。他们本能地睡着,本能地醒来,本能地工作,本能地吃饭,本能地打开手机,本能地点着赞……驱动他们生活的,不是理性判断,而是一种动物性本能。
人作为有思想的高级生灵,不应像动物那样活着。必须打破这种日复一日的循环,让自己从麻木中醒过来。
每天都学一点新东西,探索一点新领域,打破一点旧常规。把每一天过得精彩充实,才不辜负自己来人世间走一遭。
3. 反偏见的本能
看书时,看到一个很扎心的概念——信念固着。我们对待人和事的看法,很容易固化。哪怕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也会找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
比如有人认为,学法律的人,都丧失人性;学经济的,会把一切当成交易;老中医那套理论,全是自欺欺人……一个人的观念越是偏颇固着,视野就越狭窄,思维就越停滞。
如此一来,我们将永远走不出自己框定的思维牢笼。
恰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言:“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然而,偏见看似顽固,却也并非没有破解之法。
加大对人的了解、广泛学习扩大视野、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锻炼思维的深度。
请相信,当我们智慧多了,偏见自然会少。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蝎子请青蛙背自己过河,青蛙害怕蝎子蜇自己。但蝎子信誓旦旦地说:不会的,那样我自己也会掉进河里淹死。可游到一半,蝎子还是蜇了青蛙一下,导致它俩很快沉向水底。快要淹死的蝎子很懊恼,对青蛙说:“对不起,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生活中,我们太多人就像这只蝎子,拿天性毫无办法。
“只要方法得当,我们都能进化成完美的自己。”
所谓成长,本质上就是与本能对抗的过程。
任何时代,只有持续升级的人,才不会被轻易淘汰。

听友投稿|作者:青年文摘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gszsgsl@163.com
点击图片关注每日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