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溪山书会第十九期诚邀您参加 《孔学堂赋》的创作与赏析分享会
溪山之间,一期一会;以书会友,呼朋引类。
第十九期溪山书会活动在寒冷的冬日里悄然而至。本期书会的主题是“《孔学堂赋》的创作与赏析分享会”。我们荣幸地邀请到本书书名的题写者和《序》的撰写者,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吳承学先生、贵州文史馆原馆长顾久先生以及本书作者易闻晓先生和《孔学堂赋》的书写者戴卫华先生做客溪山书会。四位大咖齐聚孔学堂,将给这个寒冷的冬日带来阵阵暖意,届时嘉宾老师将会与各位书友分享《孔学堂赋》一书的创作过程,并给您讲述孔学堂的故事和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孔学堂赋》是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代著名辞赋家易闻晓先生的辞赋作品。由孔学堂书局出版。该赋以跌宕起伏、纵横决荡的文字回溯历史,辨明儒学之发展脉络,同时旁征博引,全面介绍了孔学堂的来龙去脉、山川风物、建筑构造、文化涵养等方面的风格特点,高度肯定了孔学堂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成绩,并对孔学堂赓续文脉的担当与使命寄予了深厚的文化情怀。同时配以当代知名书法家戴卫华先生的精美书法,图文并茂,美不胜收。
贵州著名学者顾久先生在这本书的《序》里说到:《孔学堂赋》鸿篇巨制,辞贯古今。易闻晓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满腔热情,广征博引,把孔学堂的景致、初心、儒学源流、贵州翰林、祭祀场景等缀而成文,铺金缀玉,华美异常。
书法家戴卫华,用正楷书就的《孔学堂赋》,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表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力。他那洋溢着雅致、精逸之气的书法,与其书写的内容可谓是珠联璧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信你不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文化盛宴。
活动时间:
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
15:00-17:00
活动地点
孔学堂一期六艺学宫·诗教室
报名热线
0851-86981570
报名时间
2020年12月10--14日(9:00-17:00)
《孔学堂赋》创作者简介
吴承学 ,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为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曾任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学报》主编及《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古典文学知识》等杂志编委,担任国内多个学会主要职务。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文、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文学风格学》《晚明小品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国内权威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并撰序跋、书评、学术随笔数十种,主持国家重大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学术奖项10余项。
易闻晓,1963年生,江西宜丰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于暨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任教。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赋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核心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赋学会副会长、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诗赋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和省级重大项目等,着有《中国诗法学》《中国古代诗法纲要》《中国诗句法论》《诗赋研究的语用本位》《会山堂初集》《易闻赋集》等,善国画山水,撰《海口赋》等,享誉海内外。
戴卫华,男,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硕士研究生,中文专业。好读书,喜书法,临池不倦,楷书初学颜真卿,后以欧阳询为宗,上溯其源,下探其流,于二王小楷、初唐诸家及写经、明清习欧诸家均心慕手追,凡二十余载。书风追求雅致、精逸之气,崇尚古典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