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故事】 | 回望贵阳历史 走向城市未来《老城背影 贵阳近代影像录》
7月23日下午,在多彩贵州城朝黔门举行了一场由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贵州省国际科技交流协会主办,贵州朝黔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老城背影——贵阳近代影像录》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
老城背影封面
(文:王六一)
《老城背影 贵阳近代影像录》这一书名取得妙,取得好!一个城市的历史,犹如一饱经沧桑的老人背影,离我们渐行渐远,留下一些模糊的回忆。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通过照片和文字,为我们保存和记录了我们长于斯、成于斯的贵阳百年的历史与文化。
认真拜读这本书后,我感到主编的高明之处在于将书分为贵阳分为自然风貌、人文景观、老城旧貌、历史遗迹等篇章来撰写。一卷在手,使我们认识和了解当年贵阳的九门四阁等精神文化坐标,旧时通衢、民间香火热闹场所,充满文化氛围与民俗风情的曲径通幽之地……
昔日甲秀楼
该书的撰稿者卢惠龙、谢赤樱、和国政、陈正军,审校庞思纯等先生都是值得敬重的文人学者与史学专家。诸先生以亲身感受和根据史籍,笔端带有感情所写的导读使我等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照片背后的贵阳历史与文化。作者行文生动,流畅,文字皆有根据,处处显露出他们在溯源、考据、研究上是下了番功夫。原贵州文史馆馆长顾久先生为该书作的情深意长的序,更为该书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温暖。
《老城背影 贵阳近代影像录》图文并茂,耐人寻味,十分精彩,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在此仅摘录自己所喜爱的两段文字与大家分享。
似水流年
夕阳下的贵阳老城一隅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如同每条街巷都有独特的过往与故事。老城古朴自然、清新雅致的风貌,是儿时记忆最美的画卷,也是无法重现的美丽。回到那条悠长狭深的巷子,走在法桐葱茏的老街上,看着斑驳陆离的老宅,青石板上厚厚的苔藓,静静流淌着的暖黄色灯光,夕阳下睡意沉沉的老人……这光束间旋转的尘埃,是不可名状的旧时光印记。当你扭转这把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钥匙,便从此开启了老城浮沉之门。
名门贤达
李端棻于德楷等创办贵阳师范学堂
与历史对话,就是面对一种情怀的熏陶,一层境界的感悟,一次灵魂的洗礼。人生活的世界很大,但所面对的世界又很小。如同瞭望苍穹星际,孤星盏,冷月轮漫漫夜……迷茫,斑驳,稀疏。我们的一生也许会记住很多人,但能够停留在我们心中真正值得怀念的人,多是与我们有着或近或远的那些先人们。世事沧桑,人生各异大化无形,生命苦短。在某些时刻,我们总会怀念一些与我们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先贤们,并期望自己也像他们那样,成为被人怀念的对象。怀念是一片追思,一次反省,一缕沉淀,一季收获。尤其是在缅怀他们的同时,将自己的感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贵阳母亲河南明河畔曾经丛林茂密古树参天
读罢此书,使我想我们城市的历史通过这些照片和文字并未完全消失,历史还活在我们心中。人们只有了解贵阳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人不仅生活在当下,人得通过记忆来获得历史文化的认同,记忆即生命。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这欲望急剧膨胀,不论现实的还是虚拟的财富都备受关注的世界,有多少人想过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我们整个人类,其实有一笔与生俱来的,谁也拿不走的财富。这财富就是我们的记忆。珍视它和呵护它,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忽视它或者躲避它,不仅是抛弃和糟蹋世间最宝贵的财富,而且是背叛我们自己。”
诚哉斯言!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