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聚观山·又见人才 | 金思远:“描绘”舌尖上的“风味人间”

2024-12-31 10:15

“味道怎么样?口感如何?”12月的一天,临近中午,在“南肠旺”观山湖区北大资源梦想城店内,金思远正与从浙江省慕名而来,学习肠旺面制作技艺的从业者亲切交谈,互相分享关于做餐饮的经验、体会。

金思远,贵州南肠旺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贵阳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肠旺面制作技艺)、观山湖区第三批区委联系专家。

食客前往“南肠旺”观山湖区北大资源梦想城店品尝美食

在贵阳,当晨曦初破,城市渐渐“苏醒”时,众多市民皆遵循着一份独属于此地的晨间“仪式”——在街头巷尾寻一碗令人馋涎欲滴的肠旺面,饱餐后开启全新的一天。于金思远而言,肠旺面是他的“独特密钥”,意义非凡。

金思远(右一)与从浙江省前来拜学技艺的从业者交流

将时间拨回2018年,故事从这里开始。那时,金思远怀揣着对肠旺面的热爱和创业梦想,凭借着满腔热情和独特的餐饮理念,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餐饮创业之路,在观山湖区北大资源梦想城开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肠旺面馆。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快,他就遭遇了重重困难。

“想要做出一碗地道的‘肠旺面’,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否则就做不出一碗面的‘灵魂’。”金思远回忆道:“起初在面条上不得其法,做出的面口感不好,没有肠旺面的弹脆爽滑,自然吸引不了消费者。”

为给肠旺面“注入灵魂”,金思远拜师学艺,师从肠旺面业界“老专家”刘公瑾老师,潜心学习做面的每一道环节。有了高人指点后,金思远信心倍增。

“南肠旺”肠旺面

然而,肠旺面作为贵阳家喻户晓的地方特色美食,要想脱颖而出,仅仅依靠“面”是不够的,搭配食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

“当时去修文县深山里的养猪场了解猪的品质,去花溪精挑细选多种辣椒熬制红油……”在食材供应方面,金思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走访食材产地,与农户和供应商直接沟通,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和供应稳定性。

金思远查看资料

做面条、挑肥肠、看辣椒、炒哨子……金思远逐渐通过血嫩、面脆、辣香、汤鲜这套“组合拳”让肠旺面风味再上台阶;顾客们也被他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和贴心的服务所吸引,口口相传,良好的口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

如今,从最初的北大资源梦想城一家门店,发展到观山湖区共有6家分店,还将“南肠旺”开到了都匀、遵义、凯里等地,生意做得红火,“南肠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色香味俱全的“南肠旺”肠旺面

今年9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贵阳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金思远的名字位列其中。

如今,拥有新身份的金思远,积极践行“保护和传承”这一宗旨,他深知走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不可“一枝独秀”,对于各地前来学习肠旺面制作技艺的从业者,都以热忱之姿迎纳。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在改造、升级的‘南肠旺’培训基地,面积共有1000余平方米,包含了办公区、教学区、学员实践基地等,预计年底可装修完毕……”在“南肠旺”培训基地装修现场,金思远介绍道。除了建设培训基地,金思远还走进学校,发挥“传帮带”作用,更加深入地推广宣传肠旺面饮食文化。

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金思远勇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连续多年资助地方学校和学生;并自2022年起,“南肠旺”于每年大年初三,会面向辖区户外劳动者发放一定数量的肠旺面代金券,以一碗碗热腾腾、香气四溢的肠旺面温暖人心。与此同时,在龙泉苑街门店,还联合政府部门精心打造了“老板请你吃肠旺面”留言板,发动食客们纷纷留下宝贵意见,推动观山湖区文化旅游发展,“金点子”被采用,便可品尝到一碗免费的肠旺面。

在金思远的面馆里,他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观山湖区规划好、发展潜力足、人才服务周到细致,这些优质的资源与贴心的服务,恰似肠旺面中的丰富配料,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它让我们得以在这片热土上大展拳脚。”金思远说道:“目前,我还在研究如何最大限度保留肠旺面风味的前提下,制作肠旺面方便食品,让更多的外地朋友们能品尝到这一碗属于观山湖的面。”

来源: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