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醉周】敬畏生命,医患同行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 2023-03-31 14:32

3月27日—4月2日是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为“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旨在做好麻醉科普宣传,弘扬学科正能量。

医院里有这么一群人

在你进入手术室开始

他们就陪伴在左右

术前与你聊天放松制定麻醉方案

术后苏醒看到的还是他们在一旁看护照料

··· ···

他们穿梭在手术室的各个角落

分秒必争与死神抢夺生命

他们就是麻醉医生

由于麻醉科医师的工作场所一直以来都是在手术室内,这就给普通大众造成了一个误区“麻醉就是打一针的事儿”,实际上,当患者把自己性命交付在麻醉医师手中时,患者的安全就由麻醉医师来守护。麻醉医师在手术中还作为术前评估、术中管理和术后康复的角色,肩负着保驾护航的重任。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你以为麻醉医师在给患者打完一针之后,就可以拍一拍衣袖,潇洒离去,这其实是普通大众对于麻醉医师最大的误解。

▲麻醉医师工作中

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是难以预测的,患者的生理状况也是瞬息万变的。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致命问题,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当患者接受麻醉后,更是麻醉医师对其生命安全守护的重要阶段。

手术台上外科医师能游刃有余、专心致志地手术,少不了一个优秀的麻醉医师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物压下手术的不良刺激,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后能安然醒来,离不开麻醉医师术中的精准用药调控。

关于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医师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和生理特征来进行判断的。例如,同一种手术,老年人和儿童实施的麻醉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不随机应变,病人很有可能“睡着”就醒不来了!

你认为自己觉得手术特别疼,可以让麻醉医师给自己多打一点麻药,或者是担心麻醉手术后自己会变傻,可以让麻醉医师给自己少打一点麻药,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麻醉医师会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对于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是否有烟酒不良嗜好,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基础病目前控制的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为患者量身定做适合的麻醉方式和麻药剂量,至于患者担心自己注射麻醉药物以后会变傻,这根本无需担心。因为麻醉学经过将近200年的发展,对于各个年龄阶段使用麻药后智商的变化,已经做过不计其数的研究,麻药对于青壮年阶段的智商影响几乎没有,儿童在3岁以下进行多次全身麻醉,才可能会对智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麻醉医师术前访视

你认为自己在做完手术之后就与麻醉没有关系了,其实并不然。因为麻醉药物的使用,使患者手术中并无疼痛感,但在手术结束后,随着麻醉药物停止使用,麻醉药物作用会减退消失,患者就会感受到手术切口的疼痛,而术后疼痛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手术康复,目前推荐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麻醉医师在手术结束前,需要预先使用镇痛药物,提前干预以及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术后静脉镇痛泵的使用,才能让患者术后无痛舒适地快速康复。

▲麻醉医师术后随访

麻醉医师是无影灯下生命的保护神,麻醉医师一直就是外科医师背后的那个无名英雄。乘风破浪、守护生命、助力健康,这也是麻醉人最大的职业荣誉感!

是所有麻醉都会让人睡着吗?

不是的,麻醉主要分为三类:

◆局部麻醉

局麻是在小手术(如皮肤手术或乳腺癌活检等)中应用药物涂抹于皮肤、粘膜或注射入皮肤,让身体一小部分失去知觉,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保持清醒。

◆区域麻醉

将药物直接注射于神经周围,阻滞身体某个区域的痛觉,例如手臂、腿部或下半身,包括脊髓阻滞(腰麻)、硬膜外阻滞以及各个神经丛的阻滞麻醉。可以配合少许镇静药物应用,让患者在保持清醒下完成手术;也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措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

◆全身麻醉

俗称“全麻”,也是大多数手术及某些无痛检查所应用的麻醉方式。麻醉医生在给予静脉(或吸入)药物后,使患者失去意识,进入“睡眠”状态,直至手术结束,根据手术需要可能会使用喉罩或气管插管来维持患者呼吸。

术前访视是什么?

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前来了解病人病情,包括获取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同时面对面地进行宣教,能减少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的焦虑和恐惧,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指导患者配合麻醉;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就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和管理方案与外科医师取得共识,优化术前准备及围术期管理方案,将病人风险降至最低。

麻醉会影响智力吗?

麻醉对人脑的影响是短暂的、药理性的、可逆的。近代麻醉开创至今上百年,优胜劣汰了很多副作用较大的麻醉药,目前应用到临床的安全性都很高。对于大脑已经发育完善的青壮年,这些药物完全没有影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或退化的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在接受大手术后可能在短期内对学习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稍有影响,但是数天后绝大多数患者能恢复正常。

术后疼痛应该尽量忍耐吗?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疼痛发生时,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交感神经兴奋,不利于手术后组织修复。其次,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运动功能也会有影响,疼痛剧烈时心率会增快,肺功能降低,有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或肺部感染的相关并发症。

术后镇痛会“上瘾”?

麻醉药物种类很多,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药物和药液浓度,或将多种药物组合,以降低每种药物的剂量,这样就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同时镇痛泵里的药物浓度相对较小,使用时间短,因此成瘾的可能性极小。

怎么缓解术后疼痛呢?

大部分病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困扰,导致术前紧张和焦虑,还有一些病人因为术后疼痛而引起的并发症(比如下肢关节手术患者因为疼痛而不敢尽早活动下肢进行功能锻炼,会延误关节功能的恢复)。不过不用担心,麻醉医生能为患者提供多种术后镇痛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舒适度,还能防治因疼痛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目前,最常见的是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通过静脉或在您的背部置入一根细导管,手术后通过静脉或导管给药,镇痛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少。静脉镇痛起效快,但个人对药物需求量差别很大,需要及时调整剂量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