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茅台记忆》| 这位茅台学院副教授的教学理念挺独特~

汪强采访录音
00:00 / -汪强:茅台学院副教授;酿酒工程系副主任;贵州酱香白酒原料生态产业转化科技园专家办公室主任。
汪强不仅在工艺和学术上有着较高造诣,在教学方面也有独到见解。他善于运用各类案例,深入浅出讲解专业知识。他常常教导学生要学会、学懂三件事:一、开车变道要打转向灯;二、吃饭必须光盘;三、做事有条理有头脑。看似简单的三件小事,其背后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与感悟……
汪强(左)
汪强:我认为人的本事它分为三种,读书、做事、赚钱这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同时具备并且都很出色的人很少,更多的只要一种能力非常突出就很好了。有些人也许读书很厉害,能考很高的分,但是他商业思维可能不太行,有些人可能很会赚钱,但是阅读思维又差些。
我是希望我的学生至少能够掌握其中的两样,该读的书你要能够读,该做的事情你要会做。应该怎么做,怎么去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在中国古代就把这些总结为4个字:“洒扫应对”,学会如何和别人有效沟通。其实还有两个字叫“进退”。
记者:您之前提到开车要打转向灯,和您分享的这些有什么具体联系?
其实养成开车下意识打转向灯这样一个习惯的话,他首先对界限会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别人有别人的利益。近代著名政治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我开车时要变道了,为了我的安全,也为了别人的安全,打个转向灯提醒一下。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光是处事的方式,其实包含了你的整个行为模式。
想到自己的时候,也要能想到别人。假如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的话,做任何事情,都会把自己和别人的相关利益考虑得很好。
接着说第二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年我的语文老师他教我的,一定要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农民伯伯很辛苦,父母工作也很辛苦,要认认真真地吃完每一餐,所以我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这个习惯。
这不光是对食物的节约,而是你对社会的责任。假如光盘你都能够做到的话,那么其他方面,比如占用公共服务、占用公共资源、占用别人的私有时间或者别人精力的时候,你就会有这种分寸感。
第三条是会做事有头脑。因为现在的很多公司,包括很多父母,没有教这些年轻人怎么样来做事情,当然有些学生在学校的学生会或是各种社团做了一点,但是远远不够。没有人随时随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所以只能靠年轻人自己去领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做, 但是怎么在工作生涯当中结合自己去做。这是茅台子校的一位数学老师教我的,睁着眼睛看,尖着耳朵听,看别人的长处,听别人的好话,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永远以一种谦卑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优点,不要觉得自己多了不起。
这方面我自认为做得还比较好,我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没有让任何一个人觉得我是一个硕士或一个博士,从来没有。我在班组的时候,班组员工就觉得我和他们一样,什么活儿都能做。我在什么地方都能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这个就源于当年茅台子校的老师对我的教育。
我非常不喜欢照着课本和PPT讲课,因为学生们都认得,他们可以自己看。我经常会作很多发挥,包括工艺上的、各细节和环节上的。在做人做事方面,有一位叫作余世维的专家,他的教学视频对我和我的几位朋友影响比较大,其中的一些视频我们反复看了几十遍,启发很大。上课时我就会把自己的启发以及学到的这些东西教给学生,包括有些我曾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这些我都会逐渐地告诉给学生。成为师生这也是一种缘分,当年老师们怎么把他们的人生精华、经验告诉我,我就会总结传授给我的学生。
茅台学院校训
记者:学生一般都是怎样评价您的?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学生反馈说我上课的教学方式是不好的。他们很喜欢我,上一次学校奶茶吧开业,学生还来找我,让我请他们全班尝一尝,我很愿意也很高兴也很幸福。
部分图源:贵州茅台
记者:黄石明、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