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而名,因水而美!贵州的山,藏着许多你不知道的事!-- 乌蒙山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3-08-07 14:14

贵州因山而名,因水而美。

唐代诗人孟郊写到“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明代大儒王阳明盛赞“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著名旅游家徐霞客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贵州山的多与美自古就久负盛名。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这里苍山如海、云海茫茫,山之壮丽享誉海内外,自不必多说。但,山的历史文化,鲜为人知。
今天,一起来了解这些山的故事,领略巍峨之外的文化魅力。

乌蒙山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乌蒙”系彝族部名,因附近地区古代为乌蒙部所居,所以叫乌蒙山。乌蒙山是滇东高原最大的一列山地,跨越滇黔两省边缘地带,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地带,由3列山地组成:西列山地最高,平均海拔高于2100米,最高峰牯牛山大牯牛寨,海拔4017米;中列山峰一般在2000米以上;东列山地海拔最低,山峰海拔一般低于2000米,最高峰韭菜坪位于贵州境内,海拔2900米。


“乌蒙磅礴走泥丸。”红军长征在乌蒙山打下了一场重要的战争——乌蒙山回旋战。这场战争是红二、红六军团战略转移中的一次成功战例,给围追堵截之敌人以沉重打击,摆脱了强敌的围攻。

1936年2月至3月,红二、红六军团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机动作战。1936年3月4日,红二、红六军团到达到达妈姑、回水塘地区后发现,南进道路被截断,原地停留则有被包围之险,往西又有滇军孙渡纵队堵击。在此危急关头,红二、红六军团决定,进入乌蒙山区,与国民党军追击部队兜圈子,在乌蒙山展开回旋战。


红军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搞得敌人晕头转向,打乱了他们的作战计划。

哲庄坝红军战斗遗址

红军在大回旋的运动战中一方面寻找突围战机,一方面主动寻机歼敌,先后进行以则河、得章坝、虎头山等重要战斗,最终取得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的胜利,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

亘古及今,山还是那座山,它经历着万物万事的变化,见证了太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风景和人文历史。或许,它一直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倾听,而我们对他们做好探索、倾听、保护、传承,就会对每一处风景再增添、记录一份美好。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