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丨贵州玻璃企业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一批工业小巨人,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助力实体经济,壮大制造产业。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专精特新》专栏。依托资源优势,贵州玻璃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引进先进生产线,创新发展路径,塑造玻璃产业生态圈,推动企业集群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
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玻璃研发、制造、玻璃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一期生产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正在生产一批发往广州的浮法玻璃原片。
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总监钱刚说,公司每天的产能是700吨,其中三分之一销给凯里本地,三分之二销往广州、广西以及湖南、云南、四川、重庆等地。
在公司二期项目光伏玻璃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设备,智能机械臂上下挥动,原材料经过偌大的窑炉高温熔融等一系列科学工艺后,就地转化成表面光滑的光伏玻璃。这条日产1250吨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是全省第一条千吨级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新增带动就业500余人。
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李涛说,公司的光伏生产线是从2023年12月22日点火,今年元月22日正式投产,年产量是7200万平方米的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玻璃主要有七种原料,最大的一种就是石英砂,石英砂占比在72%以上。
作为一家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能够直接就地取材是黔玻永太选择落户凯里的关键。
公司洗砂车间主任龙曼漫介绍,他们每天2000吨的原矿,经过4次洗选以后,能达到1400吨成品精砂的产能,经过自然脱水后就送往生产车间使用。
公司生产总监钱刚说,凯里石英砂硅资源储能非常大,品位非常好,硅含量在99%以上,适合玻璃生产。
近年来,企业还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下游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原片玻璃,生产成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及夹胶玻璃三大类产品,形成产业集群。
公司企划管理中心总监陈大庆说,下一步,他们将紧紧围绕“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做文章。主要从精砂产品质量上做提升,围绕后期深加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六盘水鑫瑞达钢化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玻璃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订单式生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本地市场占有率达70%,业务范围已辐射到六盘水周边500公里。
鑫瑞达钢化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东方介绍,一季度公司主要生产省内及云南周边的订单,目前已完成600余万元,预计今年的钢化玻璃产量能达到90万平方米,产值超过5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
目前,公司已相继建成钢化玻璃、中空玻璃等8条先进生产线。下一步,公司将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积极抢占市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莫东方说,接下来公司将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从单一的玻璃深加工转向幕墙制作安装,提高市场占有比,并且通过表面银层有效隔绝太阳光中97%的红外辐射热能,从而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产生长久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