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健康 | 你吃掉了多少塑料?关于塑料污染,这些你需要知道......
2018年,印度尼西亚东部一头被冲上岸的死鲸的胃里有约5.9公斤的塑料垃圾,其中包括115个塑料杯、4个塑料瓶、25个塑料袋、两只人字拖、一个尼龙袋和1000多块各式各样的塑料。
2020年12月,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首次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他们在母体、胎儿和羊膜中均发现了微塑料,在6名一岁婴儿粪便中也检测PET和PC微塑料。研究人员将成人和婴儿摄入的微塑料来源归因于饮食,一岁婴儿粪便中检测出的微塑料可归因于大量使用塑料产品,例如婴儿奶瓶、吸管杯、餐具,玩具等。
2022年3月24日,荷兰科学家在22名志愿者的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这是首次在人类身体中发现,之前是在海洋生物体内发现。这项研究的发现,顿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进一步引发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担忧。
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无版权素材网
那什么是微塑料呢?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微塑料体积小,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强。我们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往往不太容易溶解在水中,也不容易被水体稀释),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就聚集形成了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微塑料就相当于成为了污染物的座椅,二者可以在环境中到处游荡。
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无版权素材网
微塑料又存在哪些危害呢?
对生物的危害
游荡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动物等低端食物链生物吃掉,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而如果是带着有机污染物的微塑料被吃掉,那对于这些浮游生物的伤害更是雪上加霜,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来,加剧它的病情。贻贝、浮游动物等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会被上层动物吃掉,而微塑料,甚至微塑料和有机污染物都进入了上层动物体内,在底层动物体内有害物质只有1%,但是到上层就变成了20%,这样会使大量的食用微塑料的生物生病或者死亡。
对人类的危害
食物链的顶端生物是人类。当食肉动物吃掉被微塑料污染的猎物时,微塑料就会进入食物链,并一直向上移动到达食物链的顶端,最终送达到我们的餐盘中。 人类在富集的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体内。
人体一旦摄取微塑料,毒素可在人体内集聚并影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从毒理学角度看,微塑料颗粒可能诱导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或上皮细胞发生局部促炎反应,进而使自己被转运至胸膜或体循环系统。当然,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影响尚待研究,但从现有情况来看,结果可能不容乐观。
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无版权素材网
微塑料无处不在,你吃掉了多少塑料?
► 作为“社畜”的我们,咖啡已经成为续命必需品。然而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盛有热咖啡或热茶的纸杯在15分钟内,杯内的微塑料就会降解。它会将25000个微米大小的颗粒释放到热饮中,一个普通人每天用一次性纸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将会摄入75000个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粒。
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无版权素材网
► 微塑料最常见于鱼类,瓶装水,盐,啤酒,食品包装袋,保鲜膜等,澳大利亚纽卡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平均每周摄入5克塑料,或2000微塑料粒子。这相当于每周吃一张信用卡。
图片来源于REUBEEBLE 已授权
►经检测,海洋中有高达35%的微塑料来自人造化纤,人们常穿的衣物是尼龙,聚酯纤维的这种材质,每次洗涤都会产生不少的塑料碎屑。而近期,澳洲一项研究发现,生蚝、虎虾、鱿鱼、蓝蟹、沙丁鱼这5种海鲜均含有微塑料,其中沙丁鱼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图片来源于https://pixabay.com无版权素材网
当前全球塑料污染速度非常惊人!但到目前为止,很多人还没真正看到塑料污染带来的严重危机。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引起重视,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塑料的产生,比如:1、不乱丢弃塑料垃圾。2、可重复物品代替一次性物品,出门环保袋、水杯、筷子等准备起来。3、不买快时尚,快时尚服装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被大家看见。4、减少点外卖的频率,尽量自己在家做等。
减少浪费、物尽其用、非刚需建议减少购买,环保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呀!甚至还会有掌控生活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