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原产地|余留芬与酒的“醉美”故事

贵州卫视 酱香原产地 | 2024-03-08 23:04

用影像定格画面,让记忆成为永恒。“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一起走进酒业“她力量”。

余留芬是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她的带领下,岩博酒业从酿酒小作坊蜕变成现在拥有800多名员工的现代化酒企。本期“酒业影像志”,我们和余留芬一起品味她与酒的“醉美”故事。

据中国酒业商业菁英女性组织“芳樽会”调研结果显示,有七成多的女性进入酒业时间超十年以上;有95%以上的女性愿意将酒业作为终身投入的事业,而余留芬就是其中之一。

余留芬表示,女性从事酒业的比例的确少于男性,但女性具有勤劳、坚韧、细心,亲和力强的品格特征,是女性独特的优势。她建议女性还要在工作和家庭两者之间进行自我健康和状态管理。“这是对女性个人意志力的考验。我认为重视女性、投资女性,助推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会加速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余留芬说。

创业之初的余留芬,办过养殖场,搞过加工,开过超市,最终她看到了小锅酒的商机,带领大家开办了村集体企业——岩博小锅酒厂。

采访中,余留芬告诉记者,岩博村有酿酒的传统,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会酿造小锅酒。那里的地理环境很适合酒菌群生长,酒厂创办后,结合现代技术投入生产,白酒产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又可以带动更多老百姓创业增收,村集体发展一路向“绿”,产业链也会循环发展起来。

建厂之初,为了照顾村里的女性收入,余留芬提出,酒厂的第一个车间全招女工。这个规矩延续至今,现在,酒厂的女性职工有600多人,占全厂的三分之二以上。

“我自己就是从村里走出来的妇女,特别理解农村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要面对的处境。当时我们招工没有条件,第一批我就招了40多个女工。因为她们勤劳,也会酿酒,她们下班之后可以回家照顾孩子、老人。所以我们岩博村没有空巢老人,没有留守儿童。”余留芬说。

照顾的人越多,肩上的担子就越重。余留芬说,曾经,岩博酒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断裂,招不到人才,没有品牌效益,甚至一瓶酒都卖不出去等困境。她感到万分艰难的时候,工厂的员工,特别是那些淳朴的女性员工们给了她巨大的鼓励。“长达七八个月发不起工资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可能撑不下去了。厂里的员工就说,哪怕小孃一年、两年都不发工资,我们也愿意跟着你干。他们说没有什么可以支持我的,就拿干活的力量来支持我!他们没人叫我董事长,都喊我小孃孃!”余留芬笑着说。

员工们的真诚朴实给予了余留芬负重前行的动力;行业的前辈们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我得到了季克良团队的帮助,他本人也多次到厂里面来实地指导工作。酒厂一大批一线工人的技术得到提高。贵州大学黄永光博士也是倾情相助,这十多年来,他坚持每个周末对岩博酒业研发团队进行培训,还对整个车间、整个酒企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科研研究,给予我们研发和智力支持。”余留芬说。

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如今的岩博酒业以人民小酒为品牌,开创了清酱香新品类,实现年产量5000吨以上,不仅成功走进全国市场,其第二个五年市场战略规划也已经开启。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重重的困难,在白酒行业里面更是如此。我希望年轻的女性在从事自己喜欢的、选择的事业的时侯,一定要坚定勇敢、不惧困难的往下走。只有坚持走,才能走到未来,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优雅、自信地绽放女性的美丽和风采。”余留芬说。

“我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到希望”。这句话是余留芬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让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