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来安旧物馆”,记录一个时代的印记

综合广播 | 2020-10-21 16:10

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中,主角吉尔(Gil)穿越回到了海明威和毕加索的时代——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那是吉尔心目中的黄金年代,吉尔这样描述:“在一个年代曾被视为俗物甚至低劣的东西,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也不可思议地变得弥足珍贵、与众不同。”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收藏旧东西的爱好,这些珍藏的东西对个人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代表着人们的一些珍贵的回忆。在贵阳,有个叫“来安旧物馆”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找到许多小时候的记忆。

在蟠桃宫兴隆一峰小区里,“来安旧物馆”无声无息的藏在巷子的最深处。来到“来安旧物馆”大喇叭的留声机,正略带嘶哑地播放着姚莉的《去年今朝》;角落里摆放着一架1977年的上海牌506型脚踏风琴,已经略微沾染了灰尘。上方悬着一副民国“双美人牌化妆品海报”,欣赏完画中标致的民国美人,一扭头,便瞥见这间店的招牌:来安旧物馆。

旧物馆的主人

让人没想到的是,它的主理人是一名90后--牟来安。一个年轻人怎会从事旧物收藏这样具有年代感的事情?来安说,从小就听我父亲说关于家族的故事,对旧物的喜爱可能是根植在自己的基因里面的。从小生活在文昌阁、甲秀楼、阳明祠、东山,这些蕴含文化气息的地标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来安。

“来安旧物馆”的旧物

黑胶唱片、音乐播放器、古老的留声机、古钱币,还有一些广告画。目前,旧物馆里收藏的旧物大大小小加起来,大概有两三千件。

老物件诉说着老故事

来到“来安旧物馆”,清一色的民国海派家具映入眼帘。摩登红木茶几上,放着一本197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上海阿蒂克风格的实木架子上,躺着一架60年代的英雄牌儿童手风琴。里屋的民国手工雕花柜摆放着马兰士黑胶电唱机。太师椅旁的玻璃展柜,更直接将你带回了上世纪90年代的家中,内里陈列着摩托罗拉大哥大、尼康老式胶片相机、上海牌老式闹钟、96年产的黄果树香烟……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年代。

来安说,人要有梦想,否则跟咸鱼有什么区别。他从小就喜欢收集,一开始是收集父亲给他买的玩具,和家中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他记得有一次同父亲赌气,把父亲送的玩具都拿到街上去卖。有一位大叔询价,小来安说两元五角一件,大叔嫌贵,小来安一下子哭了:“它们都是我最心爱的宝贝,你怎么能便宜买呢。”

17岁的牟来安第一次离开贵州,在上海的田子坊,他爱上了海派文化:“做复古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店,在上海已经有很多家,但彼时在贵阳,这一块市场仍然空白。”这时的牟来安初次萌生了开复古店的想法,“想做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将海派文化带回贵阳成为了他的梦想。

毕业后的牟来安依然“不安分”,一边在国营企业上班,一边自己做创意。“不想自己的创造力在朝九晚五的日子中消逝”,牟来安玩起了创意T恤。每件T恤都由他亲自做设计,再交给别人加工,一天能生产十几件DIY T恤。他体内的创作因子从来就没有停歇,如今店内的装修,是经由他设计。刻意剥落成大面积斑驳的做旧石灰墙,亦或铺满了一分钱硬币的水泥地板,每一寸空气都充斥着年代的气味。

而真正踏出梦想的第一步,是在2014年。一次契机,牟来安得以将自己的“宝贝”租给一家五星级酒店做场景布置。自己是不是可以一边开店做旧物件展示,一边做道具和场地租赁呢?找到了可以落地的模式,牟来安毅然决然辞掉了工作。来安旧物馆就这样诞生了。

网红经济的影响下,一夜爆红的各种“网红店”如雨后春笋,时尚达人的流行浪潮不停地从一家换到另一家,却从未在来安旧物馆停留过。牟来安笑称,自己的店是“地红”小店。“网红是在‘天上’,他们通过时尚达人,在网络、新媒体上铺天盖地宣传出去”,牟来安解释,“而我的店依然采用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方式,客人基本上都是朋友介绍过来的,所以我叫它‘地红’小店。”牟来安一直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得太快都是一种逆生长。人,应该含蓄、简单。

“地红店”老板也是十分接地气的。店里收藏的,大多是旧时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甚至还有被随手丢弃的饼干盒、连环画……他在收集过程中会主动与物件的老主人聊天,或是翻阅相关资料研究,希望把它们变得更“立体”。牟来安认为旧物就像书本一样,需要读懂它的故事,体会其附带的文化与精神。自己在探索它们的历史逸闻和文化底蕴后,“灵魂也得到了滋养”。

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一个陈旧的饼干盒,与主人交谈后得知这是他的爷爷一直不舍得丢弃的“宝贝”,因为在爷爷那个年代,这个牌子的饼干曾经风靡全城,很有纪念意义。想到饼干盒背后一定有着一段有意义的历史,牟来安花了高价购买。朋友们一度以为他被骗,直到通过翻阅资料得知这个出自泰康公司的金鸡饼干盒是名符其实的“宝贝”,这款国产饼干在1926年费城世博会上获得了金奖,曾是民族的骄傲。起初在73岁高龄的牟父眼里,牟来安的这份理想主义与穿街过巷“收破烂”无异。经过儿子多年的坚持不懈,父亲也渐渐理解了牟来安的事业,还会主动为小店的收藏提供素材。坚持理想的牟来安,也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多家媒体都曾对他进行了报道,称他为“90后收藏家”。这让牟来安更加坚定地走在路上:做贵阳城市记忆的守护者。

“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梦想。”牟来安想让更多人知道,只要敢想敢做,梦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