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曾这样说|周丹:心有书香,无问西东

综合广播 | 2020-09-12 11:42

带着一股无问西东的豪气和播散语文华美的才气,原本是沿海一线教师的周丹,凭借东西部协作搭建的缘分,自愿走进威宁大山深处。站在异乡的三尺讲台上,看似娇小柔弱的周丹,肆意挥笔着墨,用心为大山的孩子搜寻书香,将琅琅读书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间。

周丹

周丹

00:00 / -

“我想成为一名教师,能够像周老师一样教书育人。”早上八点,在威宁县草海镇保家中学八年级(4)班的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一名同学走上讲台,开始了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这是语文老师周丹专门为学生设置的一个小环节。“这些孩子入学成绩差一些,他们普通话不熟练,所以我就想通过口头语言来训练他们。”

周丹不是威宁本地人,而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广州。因为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威宁,原本在番禺区南村中学任教的周丹,自愿报名申请前来威宁支教。今年5月7号,周丹正式变身为保家中学八年级的一名语文教师。“我自己也是一名党员,我觉得在扶贫攻坚中的过程中,能够做点事情还是挺光荣的。如果我能够在这里也能够做一个好老师,会比在广州的时候带给我的改变更大,当然也更有挑战。”

从沿海到山区,对威宁并不熟悉的周丹想当然的拎着一个装满短袖夏装的行李箱就步入校园,威宁变化多端的天气却给她来了个下马威。“第一次来是5月份,在广州很热,带的是短袖,结果在5月26号突然间降温了,降到了9度,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就感冒了。”

除了多变的天气,高原强烈的紫外线也打了周丹一个措手不及。太阳光线强烈时,周丹的双眼会直流眼泪,只能换上一副变色眼镜,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高原种种的不适,并没有让周丹萌生退意。然而,来威宁后上的第一次公开课,却让获得南村中学2019学年校优秀教师称号的周丹备受打击。之前周丹任教的南村中学,是番禺区面积最大、校园最美的中学之一。各项教学指标,在同类学校中也名列前茅。周丹也习惯了和同学们积极有效的互动。然而,在保家中学上的第一堂公开课,周丹设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同学们的热烈回应,甚至没能按计划讲完教学内容。“广东那边比较活跃,学生自我表达比较多,以学生为主,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到了这里来之后,我设计的这些问题,学生他想接,但是他不知道,他的知识面比较窄。” 

对学情不够了解,问题设计不够接地气……在认真反思过后,周丹将教学思维以及方法做了改进,转而从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抓起。“听、说、读、写哪一项都是生存技能,学会倾听,学会沟通,拓展知识,每一项都很重要。虽然整个教学过程肯定会比广州艰难,但是我想慢慢的推下去,希望能点亮一两个人也是好的。”

每次上课前三分钟不限主题的演讲,诵读课文时的节奏感,讲课过程知识面的扩展……周丹从语文最基础的抓起,希望能为孩子们的语文天地打开更广阔的视野。为此,周丹不仅自费购买了16本课外名著送给学生,还通过各种渠道为保家中学争取图书资源。目前已经为五个班级募捐到课外名著书籍105本,建立班级阅读角;争取到1100册图书捐赠,进一步丰富学校图书馆书籍种类。 

保家中学九(一)班的学生赵三园说,是周老师的到来,让书香充满了校园。“周老师来之后,在我们每个班级的后面有一个小的书架,里面就摆放着各种的阅读课外书,在本班就可以看书。以前要从图书馆借来,然后阅读后每个班级要把名字排好,到一定的时间又归还回去,很不方便。她说读书不一定会达到你想要的生活,但一定会改变你的一生。” 

目前,在周丹及番禺教育帮扶团队的努力下,保家中学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已经稳步推进,下半年会完成阅览室改造和阅读长廊的修建,也会添置大量的书籍期刊。同时,也组建校园文学社,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和“我喜欢的一本书”手抄报比赛。周丹还为学校争取到6台打印设备的捐赠,改善办公备课环境。保家中学校长朱其贵说,周丹这位远道而来的老师,为乡镇中学注入了一股活力,吹来了一股新风。“我们这边可能跟她们那边的有差距,但就是通过她们的亲身实践,缩小咱们之间东西部的差距,同时也让咱们中学教学教研乃至教学成绩往后一个更好的提高和突破。”

这堂课接近尾声,同学们又开启了琅琅读书声,在周丹听来,这是最美妙的声音。她希望用这琅琅读书声,为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照亮未来成长的道路。“我们都是普通的一线老师,一辈子不求大富大贵,我们追求的就是能够立德树人。我们不是蜡烛也不是春蚕,我们是电灯,源源不断的在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