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白云区五个措施打造乡村振兴残疾人示范点初见成效
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位于贵阳市白云区东北部,面积 5.5 平方公里,耕地承包面积 1200 亩(其中水田 690 亩、旱地 510亩、山林面积 5000 多亩),森林覆盖率达 60%以上,辖大坝、蓬莱、平山三个自然村寨,五个村民小组,共有 421 户 1669 人,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57%,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村内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拥有蓬莱地戏独具特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产业以食用菌种植、果树种植和传统养殖为主,杨梅、食用菌、草莓等产业已初具成效。曾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白云区文明村”等称号。蓬莱村现有持证残疾人37人,其中:肢体残疾18人,精神残疾7人,视力残疾2人,听力残疾3人,言语残疾1人,智力残疾人6人。
2022年,白云区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残联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打造牛场乡蓬莱村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通过五个措施,使蓬莱村残疾人工作在创业就业、无障碍改造、精神文化、关爱服务、民生保障五个方面获得长足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落实政策使残疾人就业创业更有路径
蓬莱村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各种途径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促进残疾人增收。一是建立重度残疾人土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参与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土地入股,优先或提高比例配置给本村重度残疾人。二是积极开展厨师、面点师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技能,助力残疾人就业,村民刘廷婷参加第六届贵阳贵安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彩妆项目第一名。三是通过安置带动、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劳务输出等形式,鼓励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载至目前,蓬莱村就业年龄段且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9人,其中,按比例就业2人、自主创业2人、灵活就业5人,实现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就业率达100%,且就业人员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
无障碍改造使残疾人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为方便残疾人朋友出行,结合残疾人实际需求,蓬莱村有针对性开展了公共区域扶手安装、残疾人专用坡道改造、残疾人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环境改造和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帮助残疾人消除或减少生活环境障碍,改善居住环境,保障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提高生活质量。2022年蓬莱村完成符合条件的有需求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户,改造率达到100%。
主题活动使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蓬莱村以乡村振兴残疾人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扶残助残纳入村规民约,定期组织开展入户走访,了解残疾人家庭的需求,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丰富残疾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开展了“齐聚蓬莱寨欢歌‘六月六’”、庆“三八”农村五治知识竞赛、苗绣交流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鼓励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提升残疾人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
健全基层组织让残疾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蓬莱村及时完成村级残协换届,明确了残协主席、副主席和残专委员,基层残协组织更加完善建全。积极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纳入村委会工作事项清单,制定蓬莱村残疾人协会章程,村残协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职责上墙、措施有力、服务项目具体,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保障,扎实开展残疾人关爱服务和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宣传省、市惠残助残政策,积极帮助残疾人朋友申报救助项目,让惠残助残政策落地落实。2022年,为2名残疾儿童按程序申报康复救助项目,为43名残疾人开展精准康复服务工作,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为2名残疾人子女申请就读补助,共计资助金额4000元。同时,邀请贵州巨合(贵阳)律师事务所定期到蓬莱村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为残疾人宣传法律知识,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使残疾人生活更有保障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民生问题,蓬莱村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其家庭优先纳入城乡低保给予救助。享受低保、特困人数为12户32人,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达到100%。享受重度残疾护理补贴16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到100%。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达到100%。疫情期间蓬莱村还为困难残疾人上门采集核酸、送抗原检测试纸,确实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所需所求。
“乡村振兴残疾人工作示范点的建设,让我们村的残疾人朋友得到了实惠,获得了残疾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牛场乡还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上来,让蓬莱村乡村振兴残疾人示范点真正成为白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样板点,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蓬莱村委的负责人这样说到。
来源:贵阳市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