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蓉高速:借助出海“快车道” 走出发展新路子

贵州新闻联播 | 2021-05-23 07:00

厦蓉高速东起厦门西至成都,途径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六省区,是西南腹地通往东南沿海的主要出海通道。今天的“沿着高速高铁看贵州”,一起跟随记者沿着这条高速,去看看贵州各地的发展变化。

俗话说“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记者从贵阳出发,沿着厦蓉高速一路向东行。厦蓉高速公路的贵州段,全长近666公里,途径12个县市,串起贵州境内各大工业产业园区、少数民族旅游景点等等。短短40分钟的车程,是此行的第一站——贵定县的贵州昌明经济开发区。厦蓉高速不仅为开发区带来了人气和财气,而且还吸引了一批省内外龙头企业入驻。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当地新型建材产业的代表。

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入驻昌明经济开发区,以研发、生产高档建筑瓷砖为主,年均产值可达2亿多元。去年底,企业对瓷砖的连纹工艺进行革新,生产出的“无限连纹”瓷砖,精度达到0.1毫米。优质的新产品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星光

皇冠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星光说:“我们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了30万,这种无限连纹工艺在全国都是比较前沿的。今年3月份投产卖了500万平方,通过研发新产品销量比原来增加30%。”

昌明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100个产业园区”之一。经过10年的发展,园区内工业企业已达255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形成了以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园区内,有一张家喻户晓的“金字名片”——“老干妈”。自去年3月“老干妈”贵定分厂投产以来,产值已达5亿元。厂区的六个生产车间解决了当地1600人的就业。与此同时,企业也在许多生产环节,启动了智能化设备。

在“老干妈”贵定分公司的分拣车间里,除了正在工作的5台分拣机器人,只有2、3个操作人员。在没有更新智能化设备前,像这样的10多条生产线大概需要70多个分拣人员。而现在不仅节约了空间、人力,提高了产能,而且还可以对食品的包装、安全等进行监测,日均分拣量达到2万件。

目前,园区围绕“老干妈”引入的原材料、包装等全产业链正在建设,全部建成后产值预计将达20亿元以上。

在“老干妈”的品牌聚集效应下,园区还吸引到了“苗姑娘”“天泷刺梨”等10多家食品企业,形成特色食品产业集群。

贵定县昌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文兴祥

贵定县昌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文兴祥说:“‘十四五’期间,我们立足贵定,主动融入贵阳,主动招商,围绕现有的企业建链、延链、强链和补链,建好综合配套服务;科研研发上加大投入,实现工业倍增计划。”

继续沿着厦蓉高速前行,接下来要带大家一起到丹寨县,看一看当地如何用“非遗+旅游”的模式,盘活乡村旅游资源。

过去,丹寨县因交通闭塞,旅游业发展严重受阻。随着厦蓉高速、余安高速相继开通,丹寨至贵阳的时间由原来的四小时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当地的龙泉山、卡拉苗寨等景区也吸引到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广西游客 卢本芬

广西游客卢本芬说:“早上我们由南宁沿高速到这里,大概五个小时左右。这里很有贵州的民族特色。”

丹寨万达小镇朵蝶朵阿客栈负责人 钱鹏

丹寨万达小镇朵蝶朵阿客栈负责人钱鹏说:“来这边旅游的游客也比较多,我们就开了一个客栈,旅游旺季的时候都是爆满的。”

2017年,随着万达小镇的开业,丹寨的旅游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每年700万人次的游客量,带动了全县酒店、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大小70个行业的发展。县里还充分利用当地的非遗和民族特色,推进“非遗+研学+体验”的新业态。

丹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 张进生 

丹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张进生说:“丹寨融入‘凯里、都匀半小时经济圈’和‘贵阳1小时经济圈’,给丹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万达小镇开业以来,累计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

沿着厦蓉高速一路向东行,最后一站到达黎平,作为“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黎平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厦蓉高速开通后日益明显。依托肇兴侗寨、古城翘街为核心的A级景区群,黎平正加大红色旅游、民族文化资源发掘力度,探索更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