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96811民生服务平台周周免费送服务进社区
10月16日早9点,天眼新闻96811民生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已经在贵阳市云岩区渔安新城B区搭好了“摊子”,这是平台开展的“社区送福利”活动。附近居民可以到现场免费磨刀、维修家电、测量血压、手机消毒等。不方便带到现场的“大件”维修,师傅还可预约上门服务。
平台将便民服务送进社区
家住渔安新城B区的居民周岐桥带来了坏掉的电饭锅,同样住在B区的田应先则是来咨询预约,“洗衣机有点毛病,想找个师傅检查一下,已经讲好了,师傅一会就去我家修。”
为居民免费测血压
截至中午12点,已经有200多位居民到现场咨询和维修,送出蟑螂药、食盐等小礼品300多份。平台运营部主管孟尧介绍说:“今天最火爆的服务是磨刀,师傅一早上磨了80多把。其他剩余的预约维修,师傅会在现场活动结束后上门去服务。”
免费磨刀服务最受欢迎
登记免费领取小礼品
今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将“天眼新闻96811民生服务平台”改版升级,确定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平台。5月,平台进行数字化升级,从传统新闻热线向具有线索爆料、生活服务、群众信访等多功能的互联网分发平台转型。
96811平台接受市民电话爆料,并派出记者到社区采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升级后,重点聚焦家政服务、房屋修缮、居家养老、装饰装修、母婴护理、洗涤6大类,能提供200余项家庭服务。平台客户服务部主管赖仿介绍,平台升级后,仍将多年坚持的公益活动传承下来。“我们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在每个周末把生活服务送进贵阳市各社区。至今已开展便民服务活动24场,累计为市民提供服务1600多次。”
贵州日报报刊社党群工作部主任杨万宏接受采访
据了解,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民众实际问题结合,制定出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清单,并细化为19项具体措施。贵州日报报刊社党群工作部主任杨万宏介绍说,8项实践活动任务清单目前已办结6项,剩余两项正在稳步推进,年底可全面完成。“下一步,我们结合驻村结对帮扶工作,准备出资在黔西南州普安县建设‘贵州日报普安茶园’,通过带动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