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丨息烽小寨坝镇: 奏响产业发展“协奏曲”

息烽融媒 | 2025-07-15 10:51

仲夏时节,在息烽县小寨坝镇何家坝贵阳绿色生态印染循环经济产业园,机器轰鸣、吊车挥动长臂,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一条崭新的入园道路正在山壑间延伸,宛如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

“这条路是印染产业园区的‘任督二脉’,通车后,园区到镇中心的时间将缩短一半以上。”小寨坝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陆晓风站在初具规模的车田湾桥路基上,目光坚定地说。

息烽印染产业园配套入园道路加快推进

息烽印染产业园配套入园道路起点位于小寨坝镇X057与G75兰海高速交叉口处,下穿G75兰海高速,途经龙井坝、金鸡坪,上跨息烽河后连接印染产业园横三路。道路计划总投资约1.73亿元,全长3.48千米,路基宽度12米。截至目前,道路已进入最后的桥梁架设阶段,预计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息烽印染产业园配套入园道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息烽印染产业园通行条件,提升运输能力,为园区相关配套项目建设、运营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在铺设中的息烽印染产业园配套入园道路车田湾桥

如今,小寨坝镇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息烽印染产业园已初具规模,1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6月19日,贵阳产控园区公司举办2025年二季度联合签约仪式,与贵州星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入园协议。由此,贵州星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第一家入驻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息烽印染产业园招商实现 “零突破”。

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正是小寨坝镇以“专班”机制强力护航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的生动缩影。

“我们专门成立了项目协调专班,主动靠前,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陆晓风语气中带着自豪。自2022年起,小寨坝镇组建综合治理服务中心(项目协调)专班,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公共事务管理、自然资源、村建、生态等部门9名骨干组成各工作组成员,协调解决全镇重大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小寨坝镇项目协调专班工作人员深入一线

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小寨坝镇累计完成征地6000余亩,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件,成功护航两岔河水库、息烽印染产业园、贵阳市健康医药(化学药)产业园等12个重大项目落地。

不仅如此,小寨坝镇还全力做好企业配套服务。通过召开“地企联席会议”、创建地企交流群、领导班子带队进企业问诉求等方式,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宣传和落实惠企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今年以来,收集人才住宿、休闲娱乐、食品保障等诉求33个,目前已协调上寨公租房、职校运动场、村集体统销蔬菜等资源予以解决,另有59套人才公寓在建,护航企业无忧发展,不断促进产城融合。

息烽印染产业园拔地而起

工业的强劲脉动,正源源不断地为农业注入新活力。在小寨坝镇大湾村玉米绿色高产示范区,500亩连片种植的玉米地宛如一片碧绿的海洋,嫩绿的叶片长势正旺。伴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田间腾空而起,沿着预设航线精准喷洒农药。

大湾村玉米绿色高产示范区俯瞰

“以前人工种植费时费力,现在全程机械化,效率提升了三倍不止。”小寨坝镇大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发财笑着说,在推进玉米绿色高产示范区种植中,针对核心区种植户,政府部门免费提供耕、种、收、防全程机械化作业,免费提供种子、肥料。

“我家今年种了七八亩,预计亩产1600斤。”村民黄登祥告诉记者。

大湾村玉米绿色高产示范区玉米长势良好

在小寨坝镇田兴村,一座占地50亩的绿壳蛋鸡养殖场格外引人注目。上万只蛋鸡在林下“安居乐业”,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彭科榕算起了经济账,依托村集体经济“1+1”发展模式,息烽南极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村集体发展绿壳蛋鸡养殖产业,去年,田兴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经营性收入203万元,村集体获利42万元。

正在拣鸡蛋的村民唐阳江脸上洋溢着幸福,“我们每年都有分红,每月还有工资,家门口就把‘饭碗’端得稳稳当当。”

作为息烽的工业重镇和贵阳至遵义两大城市的重要节点,小寨坝镇正以独特的“两翼齐飞”发展模式,书写着新时代的产业传奇。“我们重点抓产城融合、抓安全稳定、抓乡村振兴、抓民生保障、抓党建作风,推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小寨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4年,小寨坝镇有规上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9.9亿元,同比增长40.4%。培育320家四类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5.58亿元,红岩葡萄、茅草寨柑橘、田兴绿壳蛋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日益响亮。

工业与农业的和谐共鸣,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产业发展“协奏曲”,为小寨坝镇这片热土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图景。

来源息烽融媒(何宣富)

一审(校):杨雅萱

二审(校):罗建普

三审(校):罗   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