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县元庆村:“多元化”特色产业 托起群众致富梦

黔西县融媒体中心 | 2020-09-01 10:14

产业是巩固脱贫成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黔西县观音洞镇元庆村依托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以及多元化产业,帮助群众顺利实现增收,托起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元庆村村容村貌

刘光伍是观音洞镇元庆村建档立卡扶贫户,自从村里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了能繁母猪养殖产业,他便成了养猪场里的一名工人。

元庆村养殖场的黑猪

“这个养殖场建在我们元庆村是相当好的,我在这里面上班,一个月有2000块钱的工资。”刘光伍告诉记者。

元庆村能繁母猪养殖场

“养猪场是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养殖的现在是280头,预计今年我们在下半年准备发放猪仔给农户,大了以后,我们来回收。”元庆村支书刘光永说道。

当地干部在查看皂角生长情况

在元庆村400亩皂角种植示范基地,一棵棵皂角树长势喜人,皂角正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摇钱树”。树下,当地还以短养长,发展起了短平快的辣椒产业。

头花蓼

除了皂角,元庆村还发展种植了1500亩脆红李、300亩头花蓼以及养猪、养牛等产业,并建立群众可参与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想法设法增加群众收入来源。

元庆村头花蓼种植基地

“我们元庆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种植养殖这方面来增加群众收入,脱贫致富,我们按投入入股来分红,按721模式,就是贫困户占7份,合作社占2份,村集体经济占1份。”刘光永介绍道。

当地干部在和刘应贵商讨烤酒运营情况

走进元庆村建档立卡扶贫户刘应贵家中,酒香四溢,老刘正在院中忙着烤酒。自从2012年开始尝试烤酒,老刘便与烤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老刘的手艺越来越好,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烤酒能手。由于酒醇味正,老刘烤出来的酒备受青睐,远销浙江、安徽等地。依托烤酒,老刘一家人的生活也是越过越红火。

刘应贵说:“烤酒还是可以的,有意思的,烤这个酒酒糟些可以喂猪喂牛,一年整个头十万块钱,这把年纪又不好出去上班,上有老下有小的。”

元庆村皂角种植基地

元庆村属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山区。过去,由于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资源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全村515户人家,有150户是贫困户,曾为黔西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里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同时引导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好“小作坊”。2018年,元庆村出列深度贫困村,2019年全面脱贫,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42元。

航拍元庆村

元庆村支书刘光永说:“下步村里面的打算是种植的这块要扩大规模,一定要考察好项目的问题和产销对接的这一块,养殖这块,生猪养殖散养的准备规划在500头,村合作社集中养殖在300头,养牛计划是在100头,要实实际际的达到小康。”

黔西县融媒体中心:祁德超  许君友 熊朝光

编辑:郭庆萍

编审: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