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依托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推动生态渔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立足自身渔业资源禀赋和生态渔业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渔战略,坚持以生态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稳规模、提质量、抓示范、促融合、强龙头、创品牌、助增收,积极推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工作,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的涉渔名特优新农产品,为全省生态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向建成全国名特优淡水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目标不断迈进。目前,省内“晴隆鳙鱼”“都匀石蛙”“绥阳鲟鱼”“福泉大鲵”等4个涉渔特色农产品已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
晴隆鳙鱼
晴隆鳙鱼,入选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证书编号CAQS-MTYX-20220156,获证单位为晴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有效期至2024年5月4日,生产规模5000公顷。生产经营单位为贵州益寿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公司生产基地光照湖(牂牁江)水域面积75000亩,宜渔面积50000亩,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以光照湖(牂牁江)为基础,全面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采用“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净化库区水质,提升鱼肉品质,有效维护库区生态平衡,库区常年达到二类水质。晴隆鳙鱼鱼体延长而侧扁,体背侧灰黑而稍具金黄光泽,眼球饱满,眼珠黑白分明,角膜光亮透明,鳃成鲜红,鳞片完整并且紧贴鱼体,腹部肉棱起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前,肌肉结实而富有弹性。内在品质蛋白质、脂肪、谷氨酸及天冬氨酸均优于同类产品。
都匀石蛙
都匀石蛙,入选2022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证书编号CAQS-MTYX-20220958,获证单位为都匀市农业农村局,有效期至2023年12月13日,生产规模5000万只,生产经营单位为贵州峪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已建合心峪丰石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完成投入1680余万元,拥有1万平方米现代化仿生态石蛙繁育养殖、昆虫养殖房、视频监控、产品监测、数据统计、科研培训、石蛙餐厅(体验馆)等设施。都匀石蛙在都匀市地域范围内在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下,具有“体质健壮;头宽而扁;吻端圆,吻棱不显;两眼间有深褐色横纹;前肢粗壮,指略扁,指端圆;后肢肥壮,趾端球形;皮肤较粗糙,体表有粘液、有光泽,背面黑棕色或棕黄色,自吻端至颞褶腹侧有1条深纵纹;肉质细嫩洁白、有弹性、无异味”的外在特征。蛋白质、脯氨酸、DHA、EPA含量高。
绥阳鲟鱼
绥阳鲟鱼,入选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证书编号CAQS-MTYX-20230156,获证单位为绥阳县农业农村局,有效期至2024年5月8日,生产规模4000万尾,生产经营单位为遵义清溪河富源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千鱼千鲟生态渔业有限公司、遵义溪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绥阳县星星鲟鱼养殖发展有限公司、遵义绥阳县芙蓉江鲟鱼繁养有限公司、遵义克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遵义石林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绥阳鲟鱼在绥阳县独特的生产环境下,鱼体长,呈梭形,前粗后细,头大平扁,吻长而尖,腹部较平,体表裸露无鳞,背部灰褐色,腹部银白色。煮熟后肉质紧实,滋味鲜香,蛋白质、谷氨酸、赖氨酸、磷、钾的含量优。全县鲟鱼养殖企业10家,散养户11户,流水池养殖面积38500平方米,年产量2300吨,产值7200万元。
福泉大鲵
福泉大鲵,入选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证书编号CAQS-MTYX-20230659,获证单位为福泉市农业农村局,有效期至2024年8月28日,生产规模1.2万尾,生产经营单位为贵州恒欣达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通过仿生态养殖娃娃鱼并研发深加工产品等方式,在贵州省福泉市具有“生态之乡”之称的岔河乡瓮赏村,公司示范基地已注册了“黔鲵”商标,并推出了自加热养生大鲵汤罐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养殖发展之路。福泉大鲵在福泉市范围内,在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下,具有头大、扁平、宽阔,躯干粗壮扁平,有明显的颈褶,肉色粉红,鲜肉鲜嫩可口,入口有果冻感,胶质明显,进而有鱼肉般细腻的质感,层层递进,口感丰富,同时没有鱼类的土腥味等特点。
据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并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登录公告和核发证书的农产品。
(作者:王立强 马旭 田杰海)
内容来源:贵州省渔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