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最近黔西南到处都在唱——阿妹戚托谢党恩

晶美绝伦音乐小站 | 2020-01-07 14:29
阿妹戚托谢党恩——穆维平

阿妹戚托谢党恩——穆维平

00:00 / -

作词:火凤凰 丁时光

作曲:穆维平

陡峭坡岩深藏着阿公艰辛的脚印

乱石旮旯忘不了阿婆播种的身影

崎岖山路抛洒着阿妹出嫁的泪痕

我的心中刻下改天换地的坚定

挽起乡间兄弟姐妹一同去打拼

水绕着山 山托起我 我牵着彩云

山水相依情同手足没落下一个人

我们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银

我回来了

阿妹戚托搬家的火把

点燃了希望照亮了心

糯苏人走出大山告别了贫困

阿妹戚托就是我梦想的新城

阿妹戚托彝家的新城

阿妹戚托嫁在了新城

阿妹戚托跳舞到天明

 

关于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是彝族姑娘出嫁前夕举行的传统群体性舞蹈,舞蹈表现形式以脚为主要载体,踏地为节,节奏欢快、气氛热烈,表达了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这一特殊的仪式舞蹈构成了贵州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妹戚托”对进一步研究彝族古老文化艺术,促进民族间的艺术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阿妹戚托”这一彝族舞蹈文化历经一代又一代彝族民众的传承、凝练、创新、发展,于2007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教育的普及、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以及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妹戚托”后继乏人,其传承面临着困难。“文化消失,是一个民族消亡的征兆;文化遗产消失,则是一个民族记忆和身份丧失的标志。

歌曲背景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阿妹戚托的发源地。这里民族传统文化浓郁,却长期贴着“贫穷”的标签。作为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三宝乡2014年贫困发生率仍高达59%。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对三宝乡进行整乡搬迁,迁出来的群众被安置在县城阿妹戚托小镇。阿妹戚托,承载着三宝的历史,也孕育着三宝的未来。

走进阿妹戚托小镇,只见褐墙灰瓦、花窗雕栏的安置房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硬化的串户路打扫得干干净净,绿化带里的花草更是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身着民族服饰的老人正依着廊亭栏杆飞针走线做刺绣。

“和以前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作为一名省城来的帮扶干部,宋应龙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到三宝乡时看到的场景:大部分村民的房屋很破旧且几乎都是“挂在半山腰”,路上到处流淌着牛尿马尿,脸也不洗的小孩光着脚满地跑。

为确保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城市生活,晴隆县着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医院、中小学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工服务站,通过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开展社区融合活动。

这是6月6日无人机拍摄的贵州省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

现在晴隆县第六小学离安置点很近,走路10分钟就能到。让文安菲不舍的不仅是轻松的上学路,还有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和多彩的课外活动。六小是寄宿制学校,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开设了电子琴、书画、棋艺等兴趣班,文安菲选择了电子琴,每天放学后都能在琴房学琴1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