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2024贵州电影编导人才培训班在贵阳成功举办

贵州省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4-05-31 17:02

2024贵州电影编导人才培训班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贵阳举办。此次培训班由贵州省文联主办,贵州省电影家协会承办。

5月29日上午,2024贵州电影编导人才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贵州省影协理事钱勇主持开班仪式,贵州省影协秘书长安洨华进行致辞,贵州省影协主席、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吴斌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讲话。

安洨华在致辞中表示,省文联党组对培训班工作相当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学员们培训期间认真学习,学有所成!

吴斌发表讲话,他表示,希望学员们充分认识参加此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多交流、多沟通,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也衷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贵州电影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把培训班办成一个深入交流观点、增进相互了解、助推贵州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为构筑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精神新高地,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此次培训班学员共计50人,百分之六十五的学员均来自贵州省的电影编导领域,属于新文艺群体。百分之四十五的学员来自省内文化系统和高校教师队伍。

学员唐煌代表全体学员进行发言,他表示一定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做到努力学习,学有所获,用光影讲好贵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此次培训班邀请到了全国知名编导为学员授课。

江平:国家一级导演,先后任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电影作品有《濠河边上的女人》《今天我离休》《烟雨红颜》《梨园生死情》《孽海恩怨》《真情三人行》《纸飞机》《三十八度》《江北好人》等三十余部。荣获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以及一些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奖。

 江平考虑贵州电影创作的实际状况,并结合当下影视创作的风向,为学员讲述了中小成本电影的制作及微短剧和微电影创作应遵循的原则。江平在讲课中始终强调创作的正确导向,并援引许多成功的创作案例阐明自己的创作理论,讲课深入浅出、生动风趣,并寄语学员要加强学习,增大阅读量,提高历史地理知识,为创作做好知识储备!

盛树华:电影数字特效艺术总监、数字特效导演。参与制作的电影有《中国桥》《逆境王牌》《极度危机》等十余部,电视剧有《暗算》《大秦帝国》《24道拐》等二十余部。作品获白玉兰奖、飞天奖、金鹰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影频道电视电影百合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盛树华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为学员讲述了电影创作的工业化路径和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

杨程成:国家一级导演,获谢晋青年电影新锐导演荣誉。电影作品《再见土拨鼠》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最佳导演处女作提名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奖。

杨程成结合自己的获奖作品《再见土拨鼠》,为学员讲述了民族视野下儿童电影的创作思考,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和学员互动,课堂气氛颇为热烈!

李俊: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贵州师范大学红军文化及红色旅游研究所所长,贵州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影视作品:《杨虎城的最后岁月》《这方水土这方人》《夜郎王》《伟大的转折》等10余部。荣获全国电视飞天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

李俊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为贵州电影人讲述电影语言的审美创造。在讲课中,李俊理论联系实际,用大量的影视资料,验证自己的理论。

此次培训班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电影创作的多元化,为贵州电影人开阔了学习的视野,拓展了创作的思路。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培训,收获颇丰!

贵州省文联一直致力于文艺人才的培养,每年1至2届的编导人才培训班,一直是贵州省影协落实省文联人才培养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贵州省影协对电影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