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 魏升华:扎根田间地头,教书育人

贵州省教育厅 | 2023-11-29 10:48

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从教三十多年,魏升华老师长期奋斗在贵州省药用植物资源、引种驯化、中药材生产等的教学、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中,足迹踏遍贵州的山山水水。

魏升华教授示范天麻的授粉

魏升华自毕业分配到学校以来,先后执教过的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及相关专业学生达3000多人,其中培养中草药栽培及中药学硕士研究生10名,为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做出来了贡献。

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民族药材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长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药农发展中药材种植。先后为省内石阡县、松桃县、思南县、从江等40多个县区市的中药材生产提供技术咨询120余次、现场培训200余次,参加培训群众5200余人次,通过现场培训和指导,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如在毕节市、丹寨县、石阡县坪山乡、松桃县正大乡和大方县羊场镇推动产业发展,积极探索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定制药园”的模式,建立钩藤、黄精、丹参、天麻、半夏、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山豆根、续断、苦参、黄柏、黄蜀葵、山银花等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10000多亩,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50余万亩,解决了10000余人的贫困户就业,带动700多户贫困户脱贫,实现户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

尤其在2019年以来,在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专班的领导下,带领钩藤专家组成员在省内各地积极开展钩藤、头花蓼、淫羊藿、山豆根等调研、咨询及技术服务,指导多家企业在道真县、瓮安县、剑河县、从江县、台江县、丹寨县、天柱县建立钩藤规范化基地31000多亩,在黔西县、平塘县、纳雍县等头花蓼规模化生产种植基地20000多亩,在紫云县、平坝区、册亨县建立山豆根基地2000多亩,在大方县建立天麻仿野生种植基地20000多亩,在贵阳市、从江县、雷山县建立淫羊藿种繁和育苗基地和推广基地1000多亩;在西秀区建黄柏基地30000多亩;深入基层培训技术人员、药农共30多次1200多人次,为地方政府、企业进行品种规划、产业布局、品种鉴定等咨询80余次;配合学校编写出版培训资料《贵州中药材种植技术300问》、《册亨县中药材种植技术手册》,发放30000多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药材春耕、备种、育苗及抚育的关键时期,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统一部署,完成了钩藤、金丝皇菊、丹参、头花蓼、坚龙胆、益母草、南沙参、姜黄、山豆根、山慈菇、刺梨、淫羊藿、茯苓等13种药材生产技术要点线上培训资料的编写和党参、何首乌、钩藤3种药材的春耕备耕技术和中药材春耕备耕生产常见农机保养检查指南的编写;提交团体标准钩藤、续断、头花蓼、吉祥草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4项;参与编制团体标准4项:箭叶淫羊藿种子(T/CACM 1056.64-2019)、箭叶淫羊藿种苗(T/CACM 1056.65-2019)、红禾麻株芽(T/CACM 1056.66-2019)、刺梨种苗(T/CACM 1056.67-2019)团体标准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实施;参与黄璐琦主编的《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中药材种子图典》。除进行种植、管理、加工技术上的指导外,还利用长期教学科研形成的供销信息和广泛的社会资源,为群众解决产销问题,切实为偏远山区贫困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此,魏升华老师先后获得2018年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扶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贵州省先进工作者”、2021年“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先进工作者”、2022年“贵州省最美劳动者”、2023年贵州中医药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