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税务赋能高新技术企业向“新”进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为助力全市296户高新技术企业走稳走好“新”发展之路,遵义市税务系统聚焦税收关键节点,税收红利精准叩门,为企业提供“滴灌式”政策辅导和“跟踪式”诉求响应。
助力“专精特新”跑出“加速度”
“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科技创新动力活力的重要力量,遵义市税务部门坚持“精准服务、服务高新”理念,精准推送政策、按需实地辅导、落实税费优惠,为“专精特新”企业跑出“加速度”提供了“驱动力”。
位于遵义市汇川区工业园区的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家航天、航空、核能、机械等行业提供高端配套产品,目前已突破国内领先技术10余项,突破锻件制造工艺100余种,申请发明专利130余项,授权40余项。
“这些年我们一直致力于产品的研制,2023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800H材料30000小时长时试验合格的单位。该项目实现投产商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25万吨。”谈到创新突破,航天新力公司财务负责人宋文彬满脸骄傲,“当然,这些成功的背后少不了税务的大力支持。仅过去两年我们就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3550万元。”
为保障税费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选派业务骨干组成服务团队,精准对接辖区内“专精特新”企业,个性化制定“一户一策”方案,建立“一户一档”实时跟踪档案,落实“一户三维”立体推送,通过“政策找人”,对企业实现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研发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
同样将创新作为企业致胜“法宝”的遵义中铂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强产品创新研发,探索出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目前,该公司已申请专利66项,80%的专利完全用于生产,90%的产品均为高新技术产品。
“从2013年年产8吨单一硬质合金系列产品,到如今年产180多吨50多种硬质合金系列产品。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和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中铂合金副总经济、总工程师稽建斌介绍,2022年以来,企业共享受各类税费优惠571万元,其中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达285万元,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泉”,让企业在对外竞争时卸下负担、展现优势、后劲更足。
为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推送“税惠礼包”,内容涵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税收政策要求、申报表填写等。同时,围绕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全流程涉税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辅导模式,汇总整理纳税申报、费用归集、更正修改等政策解答,帮助企业理解税收政策,算清税惠账单,确保税费优惠直达快享。
引导低碳产业向“绿”而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义市税务部门始终以优质服务和税费优惠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企业向“绿”而兴。
走进贵州金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在岗位上忙碌着,车间里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如今公司生产稳定有序、企业财务运转良好,这都少不了税务部门的主动服务和精准辅导密不可分。”金泽科技财务副总经理陈培对税务部门的帮助感动不已。
金泽科技是一家采用领先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含有CO的铁合金工业尾气一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是贵州实施的首个循环经济减碳项目。
“我们公司建设过程中,对资金有很大的需求,资金短缺给我们企业发展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培表示,起初,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需求压力。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绥阳县税务局为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打通申请、审批、退税的“全链条”服务,派出专业人员辅导企业快速精准地收到留抵退税款6008万元。同时,及时为企业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帮助企业成功申请信用贷款3亿元。
为助力环保企业良性发展,绥阳县税务局坚持“一企一策”,建立起企业成长档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等,多渠道发挥税费服务职能。与此同时,加强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全力确保税惠政策直达快享,让税惠红利全方面惠及企业,赋能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同样在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的还有“以竹代塑”。近年来,遵义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积极抢占“以竹代塑”新赛道,不断延伸产业链,全市已有“以竹代塑”生产加工企业10余家。
在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竹原料切割、分片、碳化、烘干和拼板,最终形成一块完整的竹板材,它们将被制作成竹地板、竹家具以及包括竹马桶盖、竹电子秤等列竹日用品。其中,马桶盖、人体秤已打入欧美市场。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税收优惠给足了我们信心和底气。近三年来,我们享受了各项税费优惠近100万元,这些资金帮助我们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减轻了我们的还贷压力。”新锦竹公司董事长姚连书说。
为推动“以竹代塑”、绿色发展在赤水跑出加速度,国家税务总局赤水市税务局组建了“竹产业”专班,“一对一”为竹产业企业解决申报难题、政策疑点、风险排查等问题。同时,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多措并举推进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更早更好享受优惠,全力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向“新”发展。
激活涉农企业护航乡村振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遵义市税务部门聚焦涉农高新技术企业涉税需求,落实落细各项税惠政策,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护航乡村振兴。
位于务川自治县大坪工业园区的贵州务川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艾草产业为基础,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充分利用务川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全县农户种植艾草7万余亩,年产值约1.2亿元。
“公司从最初只能少量生产手工艾条,而今生产线升级为智能化全自动,研发生产了包括艾皂、艾灸贴、艾草月饼在内的40余种产品。”国韵生物负责人邓松羽介绍,3年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达170余万元,这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公司预期,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了助力小艾草变“金枝玉叶”,国家税务总局务川县税务局结合企业发展情况,通过编写种植业优惠政策指引、定制线上远程培训、专人上门辅导等举措,帮助企业、合作社准确把握自产自销、加工、贸易流通等环节中的税收政策要点。设置税务登记、票种核定、申报更正“一站式”涉农服务专窗,全面摸清有开票需求的合作社,畅通涉农企业开票渠道,最大程度减轻办税负担,以税务力量助农增收,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矢志民族中医药研究与生产的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样积极参与贵州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2017年以来,该公司以“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利益联接模式,先后在湄潭县、仁怀市、红花岗区建立了天麻、黄精、刺梨、灵芝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6000余亩,带动近1000名农户增收致富。
“从播种到研发,再到批量生产,最后再交到消费者手中,税务部门从宣传政策、‘红利’推送,到手把手辅导我们享受税收优惠近1700万元。”万胜药业董事长宋玉欣慰地说:“国家政策和税务部门的助力,在有力助推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让我们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为让民族中医药扎实“根”、展“兴”貌,贵州红花岗经济开发区税务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企业及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涉农、高新技术、西部大开发等税费优惠,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更有利地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高效落实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更优的服务、更实的举措,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