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 关爱乳腺健康,从预防做起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订阅号 | 2024-10-18 12:41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常居首位,因此也被称为“粉红杀手”。

每年的十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而今年的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与重视,鼓励女性关注自身乳房健康。

今天小编特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常建英,为广大女性朋友们科普乳腺健康小知识。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守护女性的健康与美丽。

一、乳腺癌的典型症状

乳腺癌的发生是因乳腺细胞发生增殖失控,进而恶变形成肿块或隆起,还可能向淋巴或身体其他部位扩散。但是,由于早期乳腺癌通常没有典型的症状,不易被察觉或不引起重视,因此,定期体检和进行乳腺筛查至关重要。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乳腺癌可能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乳房肿块:乳房内出现无痛性肿块,质地硬实,边界不清。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或有浆液、脓液流出等。

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凹陷、橘皮样变化或结节,乳头内陷、位置偏斜或形状改变。

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可能转移到腋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

二、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乳腺癌家族史: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病风险会比没有家族史的女性较高。

月经初潮早和绝经晚:月经初潮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5岁的女性,发病风险较高。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过度肥胖,尤其是绝经后肥胖的女性,其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乳腺良性疾病史:曾患有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乳腺良性疾病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三、乳腺癌的预防与筛查

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积极进行乳腺癌筛查,是有效预防疾病的关键。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高脂肪食物。

适度运动:坚持运动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每周进行3-4小时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避免长期熬夜。

避免滥用雌激素:不滥用避孕药和激素,如疾病确需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般人群:20-39岁每年进行1次超声检查;40-70岁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致密性乳腺可联合B超检查;70岁以上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高危人群: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筛查,筛查手段包括乳腺X线检查、MRI等影像学检查。

四、乳腺癌自检方法

女性朋友要学会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检查时间在每月月经结束后的7-10天进行自检。

触查:用手指掌面轻轻扪摸乳房,切勿用力抓捏,如发现肿块或异常变化时要及时就医;触摸腋窝附近的淋巴结,如发现有无痛且质地坚实的淋巴结,要尽快就医。

视查:观察乳房的形状、大小、颜色是否正常,乳头是否有溢液,如发现乳房肿块、有凹陷、皮肤变硬,乳头有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异常症状,请立即就医。

专家意见

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大,因此,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十分重要,有益身体健康。同时,育龄女性尽量避免晚婚晚育,提倡母乳喂养,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让我们共同关爱乳房健康,增强疾病的预防意识,一起遇见更健康、更美丽的自己!

常 建 英

乳腺肿瘤专家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

●贵州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贵州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贵州省乳腺疾病专科联盟第一届常务理事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贵州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开展多项乳腺癌临床实践和研究,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和省级科研项目。擅长乳腺癌及乳腺癌相关的精确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及乳腺癌精准分型下的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及晚期乳腺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