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授予全国名中医!“世界外婆”,让无数家庭燃起希望……

人民日报 | 2022-07-28 11:11

她是国际妇科学术权威

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60多年

首创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型治疗效果显著

她是“世界外婆”

叫她“外婆”的孩子数不胜数

万千家庭在她的努力下迎来了新生命

日前

在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上

她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

她的故事也为更多人所知

她就是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俞瑾

俞瑾,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6年和1988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89年获上海市巾帼奖、1991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2020年获上海市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表彰。

世界外婆:46岁参加英语提高班

“我觉得做学问就得扎扎实实地做,刻苦地做。”现已90岁高龄的俞瑾说。她是“世界外婆”,作为我国开展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研究最早的创始者之一,俞瑾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医教研60多年,开创的“女性生命网络调控”学说、中西医融合分型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

“中西医结合学从医学的源头走向人体的真谛,以生命网络观来看健康和疾病,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融为一体。”俞瑾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与实验论证,她总结发现神经、内分泌、代谢与免疫之间的动态联系,构建“生命网络调控”理论体系,把中西医结合提高到中西医融合医学的新高度。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不孕不育日益高发。为了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俞瑾基于数十年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经验,从中医活血化瘀法到益气补肾化瘀法、应用“女性生命网络调控观”,指导俞氏内异组方等治疗患者,开创不开刀促妊娠而治愈的有效策略,她在国内外首次提出PCOS的分类标准和中西医融合诊疗体系,将PCOS的疗效提高到排卵率90.5%,妊娠率77.2%,超越国际水平。

“俞氏妇科”稳定可重复的治疗效果,吸引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不少患者成功孕育新生命,越来越多的孩子称她为“外婆”。她“世界外婆”的美名也日渐传开。

随着“俞氏妇科”的影响力日益变大,俞瑾多次受邀赴国外知名大学讲学。在带领中西医结合事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俞瑾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为了能够看懂更多英文文献,她在46岁参加英语提高班,听坏了2台录音机。

尽管她曾两度查出癌症,但病痛的折磨没有让她屈服,在病床上依然坚持钻研医学,耄耋之年的俞瑾至今坚持每天阅读学习。

“世界外婆”有着妈妈般的细致关心

年轻时援藏支滇的经历让俞瑾多了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让她立志为女性健康奋斗终身,“我觉得做科研也好,看病也好,做临床实践也好,这些都是手段,我的主要目的是为女性健康服务一辈子。”

如今,俞瑾的患者已遍及世界各地,不少治愈的患者从国外给她寄来孩子们的照片。每当看到这些,她都发自内心感到高兴。对患者而言,“世界外婆”的另一层含义是,俞瑾对病人有着如同妈妈般的细致关心。每次看诊,她都会花上大量时间了解患者情况,帮助她们找到病因。患者们也因此愿意向她敞开心扉,更好地配合治疗。

“俞老师问诊非常仔细。患者的症状,以及生活、家庭、工作情况都会问,她非常关注女性的情绪压力,还会开导患者调整心情,有时候就像一位心理医生。”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曹琦说,为了对患者有整体的了解,俞老师看一个病人要花上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看病时她总会从女性的角度,细心了解对方的问题根结所在。

据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文君介绍,由于很多妇科疾病与情绪压力相关,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对病人的治疗很有必要。门诊交流中,有的病人会谈及个人压力当场大哭,俞瑾则会像妈妈一样耐心开导,引导对方做心态调整。

为了让患者理解掌握好自己的治疗方案,俞瑾还会把注意事项写在纸上,叮嘱病人不要弄错。“有的患者是第一次来,可能有些东西记不住,比如怎样用药、怎样热敷、怎样量基础体温……这些细节俞老师就都会写在纸上,让对方带回去照着做。”王文君说,老师俞瑾的这一做法她至今还在沿用,尽管自己会麻烦一些,但患者能够受益良多。

对病人要尊重爱护,也是俞瑾对学生的教导,“对病人一定要尊重,如果他们(学生)对病人不尊重,那我是绝对不允许的,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俞瑾说。

好学不倦,她是学生的严师榜样

“我的学生个个都不错,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在我已经做过的工作上,进一步为妇女健康服务,这就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守护女性健康是俞瑾毕生的追求,也是她对学生们的期望。

俞瑾说,她对学生要求很高,每一个学生她都竭尽全力作为“精品”来培养,有学生还因为自己的严格而哭过。但也正因为严要求、高标准,多年来,她的学生桃李天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学术成果,成绩斐然。

为了让学生学贯中西,她要求学生大量阅读中外文献。对英文文献,她会一字一句进行指导。在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同时,她注重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把每个病例当作课题去研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给学生修改医案,她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有一次,俞瑾受邀去北京讲课,但因为临时有特殊情况无法到场,她就找到学生王文君代她去。“每张PPT怎么表达,她都在出发前一字一句地和我核对,非常严谨。”王文君说,老师的言传身教令她很受启发,在此后做学术报告时,她也同样会斟字酌句,事先想清楚要说的每句话,包括时间的把握,都会精心准备。

王文君说,尽管老师年事已高,好学不倦、与时俱进依然是她的特点。“俞老师所有PPT都是自己做的,包括怎么用电脑,怎么做一些复杂的网络图形,都是她自己钻研出来的。”

去年5月,俞瑾在互联网平台开通了科普帐号,定期与网友们分享女性健康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瘦多囊怎么治?”“卵巢功能不好多喝豆浆真有用?”……一系列切合女性健康的话题与专业解答让帐号收获了几十万粉丝。俞瑾说,“能在妇女中间跟大家谈谈,帮助解决她们的困惑,我觉得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