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公路“游”安顺 大交通带动大经济

贵州交通广播、贵州公路 | 2024-07-22 09:44

要致富,先修路。行驶在安顺境内,一条条国、省干线,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是安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的技术人员每天进行巡查,如有路面破损情况,及时进行修复。对于公路,四年进行一次中修,八年一次大修。路好了,日子就好了。”贵州省安顺公路管理局镇宁公路管理段工作人员赵世超说。

近年来,安顺公路管理局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党建引领安顺公路发展“新高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快交通强国建设重要部署为蓝图,扎实推动路、旅、产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公路支撑作用,串珠成链,“串”起产业路,“串”起旅游路,谱写出安顺经济发展的最美“赞歌”。以全新路容路貌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

打造320国道旅游“舒心路”

打造一流旅游城市,交通是必不可少的支撑。安顺公路管理局以“畅安舒美”示范路为抓手,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及旅游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入“绿色”灵魂。在320国道上,公路两旁的景色宜人,各景区指示牌不断,该线紧靠黄果树瀑布、滴水滩瀑布、关岭古生物化石群等景点,沿着此线便能畅游安顺,带你走进一幅幅美丽画卷,赏壮阔雄伟的大瀑布,品民族文化特色。

“石头寨是闻名的蜡染之乡,前来的游客可直接参与,自己设计、操作,体验传统工艺的无穷乐趣。现在路好了,经济也上来了,村里每家每户都修了房子,买了车。”石头寨村村委委员伍登勇说。石头寨位于320国道1公里处,风景如画,是48个布依山寨之一。由寨民自行设计与修建,依山傍水、井然有序,均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砖一瓦,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据伍登勇介绍,由于客流量的不断增大,该景区周围还专门增设了460县道进行游客分流。下一步,该景区将修建一条通往黄果树游客中心的步栈道,打造民宿,创办研学基地,打造全方位、一条龙旅游线路。

距离石头寨一公里就是贵州省5A级景区黄果树大瀑布,在2023年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MBI)100强榜单中,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故宫、颐和园,在全国自然景观类景区中排名第一。2023年,接待游客891.08万人次,刷新历史纪录,旅游综合收入近百亿元。

据悉,由安顺公路管理局管养的320国道于1991年通车,城乡、乡乡距离缩短、通车能力和行车条件极大改善、地域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在2015年进行了提等改造,解决了路基沉陷、路面破损、道路过窄等问题。2020年进行畅安舒美优质大修工程,从进场施工到交工验收共计50天,昔日的“坎坷路”变为了如今的“康庄道”,各地联系从此更加紧密。

320国道上瑞线东西走向,是连接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国家“十四五”发展阶段的重要交通干线。改造后的320国道,真正实现“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花香、四季常绿、全年洁美”的路域环境,不仅提升了区域交通形象与交通情况,也为促进交旅融合打下坚实基础,为安顺旅游打造了一条“舒心路”。

激道路通民心畅 “产业路”变“致富路”

“我们家的蜂糖李种植共有60余亩,每一颗都是又大又甜。从前路不好,往外运输比较困难,现在不一样了,路宽敞了,往外运输方便了,来的游客也更多。”镇宁自治县良田镇农户周帮学说。从种植玉米到种植蜂糖李,周帮学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自2020年种植蜂糖李以来,每年收成在5万斤左右。由于蜂糖李的品质“在线”,不少顾客慕名而来。

在良田镇,蜂糖李为主要特色水果产业。据良田镇人民政府一级主任科员韦仕友介绍,2023年,镇上蜂糖李种植总面积为5.8万亩,产量为2.1万吨,产值7亿元。每年的6月底,蜂糖李会大量上市。

354国道镇宁自治县乐纪村至良田镇坝草村路段作为镇宁自治县火龙果、蜂糖李、芭蕉、百香果等重要农产品运输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安顺公路管理局大力改造、修建的路段,此线从北到南贯穿岜仙、六马、板阳、杨柳井、良田等10余个村寨,串联多个产业园区。据了解,沿线农产品均已销往全国各地。

据悉,安顺公路管理局2022年11月接管354国道,同年12月启动354国道K1651+500~k1704+740段灾害防治工程项目,针对边坡新建抗滑桩、框架锚杆防护,恢复损毁路基挡墙等问题进行治理。为了保证项目工程质量达优评先,积极与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四支队进行对接,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加强工程质量监督,2023年10月,治理项目基本完成,极大改善该路段沿线各乡镇的安全出行环境及优化了沿线产业运输条件。目前,该线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已纳入贵州省公路局2025年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库,项目建设里程57.4公里,总投资一亿元。

如今的354国道乐坝路段已经成为周边村寨主要经济发展的命脉。随处可见来来往往的游客和果农驾车行驶其中,畅通无阻,此国道见证了发展与变化,完成了“产业路”到“致富路”的蜕变。铺的是路,通往的是富,真正实现了筑路为民、筑路便民、筑路惠民。

打通经济“绿色通道” 做好交通后勤保障

一直以来,安顺公路管理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贯彻“党建引领”“资源联动”“路旅融合”理念,以党建为抓手聚合资源要素,按照“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标准,围绕交通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品牌效应,着力打造“人和政通·路畅黔中”行业+党建品牌文化矩阵。加强与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四支队沟通协作,细化公路养护管理、路产路权维护联动协作,促进“大党建+大融合+大发展”的目标实现。

同时,不断丰富“公路+”模式,创新推动文旅交通共享融合,助推精品旅游路线,大力贯彻“公路+旅游”“公路+文化”“公路+服务”等新理念,挖掘公路系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进行资源整合,利用路边废弃地域打造停车场、农产品临时售卖点、垃圾站等,不断完善公路沿线服务设施。

“近年来,安顺公路管理局不断提炼宣介‘人和政通 路畅黔中’文化品牌,瞄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使命,全心投入路旅融合发展、应急机制建设、乡村振兴工作等重要领域工作。先后完成G354乐纪至坝草地灾治理、G320安顺境路面养护及危桥改造等工程。有效带动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等沿线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高质效形成了以品牌推动服务紧贴交通强国战略的保障线。”贵州省安顺公路管理局养路工程科负责人谢晓露说。

公路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改善民生的“良药”。在公路路网结构中,国、省干线发挥着连接和支撑作用,串起公路脉络。安顺公路人长期驻守在一线,不断对国,省干线进行改造、修建与美化,为经济发展打通一条条“绿色通道”,将路、旅、产深度融合,带动乡村振兴。下一步,安顺公路管理局将持续加强对各管养路段精细化养护和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畅安舒美示范路,发挥好交通枢纽的作用,为乡村振兴与旅游经济发展贡献一份交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