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草丨这个“藤上神仙果”很甜,对血糖也友好!润燥滑肠、清火利咽一绝,初秋千万别错过!
经过了处暑之后,体内就会有一种邪气悄悄发展。如果您感觉最近出现了以下症状,可能已经被这种邪气"盯上了"!
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眩晕、口苦咽干、舌燥、口舌糜烂、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这种邪气就是湿热邪气!
上面的症状里,如果占两条,热邪还比较轻;占四条,热邪程度中等;占五条及以上,热邪就较重了。
很多老年人认为自己阳虚体寒,不会跟热邪沾边,实际上老年人体内不仅有热,且热邪往往夹杂其他邪气,祛除起来难度更大,用药得十分巧妙。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一味"神仙果"!
罗汉果是广西著名特产,在广西民间的药用历史已有300多年。其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的功效,是家用良药。
罗汉果作为祛痰剂在治疗百日咳、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胃肠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是第一批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中的中药。
罗汉果的渊源
罗汉果最早记载于清道光十年的《修仁县志(现广西荔浦县)》记载到:“罗汉果可以入药,清热治嗽,其果每生必十八颗相连,因以为名”。这是对罗汉果药用功效主治及其名称由来的最早记载。
清光绪三十一年《临桂县志》卷八物产中载有“罗汉果大如柿, 椭圆中空, 味甜性凉,治劳嗽(新采)”。这是对罗汉果药材性状、性味的最早记载。
民国十六年修《昭平县志》卷六药之属有“罗汉果如桐子大,味甜,润肺,火症用煲猪肺食颇有效”。这是对罗汉果配伍用药以增强疗效的记载。
罗汉果入药
罗汉果性味:味甘,性凉;归经:归肺、大肠经。
中医认为,罗汉果既善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或老年人肺燥久咳;又善生津止渴、利咽开音,用于燥热伤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喉干痛,声音嘶哑等症。
罗汉果甘润的药性,兼能润燥滑肠,用于大肠津伤以及秋燥引起的便秘。
秋冬时节为便秘多发季节,其主要原因为燥邪乃当季的主气,便秘多因肠燥而起。燥易伤津,人体津液亏损会导致肠道变得干涩,许多原来就有便秘的人群会因此而加重病情,而一些原本没有大便干燥的人,也常感到大便干结难解。
另外,燥邪容易伤肺,因此秋冬季节也常会导致肺燥干咳,而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彼此之间互有关联,肺气得顺,则大肠通畅。罗汉果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润肺止咳,双管齐下,是治疗秋冬肠燥便秘的理想之选。
而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罗汉果含有大量粗纤维,能减轻饥饿感,让人产生饱腹感,对肠道蠕动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罗汉果针对肠燥便秘特别管用。
除此之外,罗汉果的果实和叶均含有罗汉果三萜皂苷,还有大量的果糖、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酸、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
罗汉果食疗
罗汉果是获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能选作药食两用的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食用性。
罗汉果菊花茶
【材料】罗汉果四分之一、菊花、枸杞子少量。
【做法】把三种材料一起放入杯中,用50℃~60℃,300ml左右的温水冲泡,盖上盖子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作用】清热利咽,明目平肝,适合于咽喉红肿、咽干、目赤肿痛等。
罗汉果雪梨银耳汤
【食材】雪梨1个,罗汉果四分之一个,银耳1朵。
【做法】雪梨、银耳洗净去核切小块,放在碗中,加入罗汉果,再加入1小碗清水(没过物料半指即可),将整碗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痰火咳嗽,咽喉肿痛,伤暑口渴,肠燥便秘,咳嗽咽干,咽喉不利。
【注意】此汤偏凉性,肠胃不好的慎食。
清肺利咽汤
【材料】玉竹少量,沙参少量,罗汉果1/5个,陈皮1瓣,猪排骨半斤,食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焯水,其他材料清洗干净,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上述材料,煲4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玉竹味甘性平,具有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功效。沙参则能养阴止渴,润肺止咳。
罗汉果素有良药佳果之称,其味甘性凉,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
陈皮理气化痰。各物相配成汤,能润肺利咽,化痰止咳,特别适合缓解燥邪伤肺而至的咽喉不适,咳嗽等,也适合长期吸烟人群食用。
【小贴士】阳虚体质人群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