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贵州】安顺的山药传说

2019-10-06 22:00

用声音陪您度过每晚的动静时光。

今天的《晚安·贵州》,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播王媛媛将和你分享邹宁的文章——《安顺的山药传说》。

安顺的山药传说

安顺的山药传说

00:00 / -

安顺的山药传说

黯石(邹宁)

在安顺长大的孩子,都有被山药饲养的经历。那种白皙、绵软、粉糯的口感坚硬地生长在味觉深处,从唇红齿白咬到牙齿掉光,总也戒不掉。

安顺的家庭厨房里,总有源源不断的山药在灶台上烹制,流水线似的制造着美味体验。安顺山药没有河南等地的铁棍山药般笔直悠长的霸气外形,形状弯曲状如加长擀面杖。若是论卖相,可说是山药家族中的“矮穷矬”,但削掉粗鄙扭曲的那层薄皮之后,藏在下面奶白如玉的质地就让人垂涎三尺了。

家庭厨师们杀好土鸡,扔下几根碎段山药,上了灶火炖个烂熟,端上桌来一锅金黄香绝的好汤里,山药依旧形神兼备,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把鸡汤从里到外编制了一圈味道网格,每一勺每一口下肚的汤汁中,浸着层层叠叠的曼妙清香;那边厢,隔壁的主妇剁好了半肥半瘦的猪肉末,去皮切好了山药段,备好了柿饼茄(西红柿)、香葱、青椒段、姜丝蒜蓉和面酱,等那锅中猪油袅娜泛起烟蕴之时,下料炒起来,青椒嫩辣肉末鲜嫩山药缠绵,略加清水烩制,那山药中的植物芡汁就能被诱出来,拉拢各路调料爬满山药块,香喷喷地等人下口。

吃山药炖土鸡,汤中的山药总是早于鸡肉被消灭干净,山药丝绵粉糯的肌体里,密密仄仄浸泡着金黄的汁液,把鸡肉的鲜美全部吃进了缝隙中,软而不烂。而肉末烩山药则是一道非常出色的下饭菜,舀一大勺芡汁丰饶的山药堆在白米饭上,一边拌着搅着一边挥汗深挖,一眨眼的功夫饭就见了底。

吃长饭的年龄总会怨母亲做肉末烩山药时不给我大海碗,省去一趟趟跑去添饭的麻烦;幼齿吃货的心机凸显,吃山药时跑去把半掩着的房门锁上,以防隔壁端着白饭吃百家菜的同僚突然闯入,分了美味的江山。那些深藏在皮袍下的“小”,总在美食面前被榨得图穷匕见,自己在这小自私中大快朵颐而无丝毫悔意。

山药馋人,菜场可觅。安顺的山药异于贵州其他地方所产,以“面”、“干”为主要特色。菜市场里最受追捧的是旧州山药,而在旧州山药中的翘楚,又是刘官乡所产的味道最佳。刘官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日照时间期短、黄泥沙地多,地理特征非常适合山药生长。过去当地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种着,产量不大也不怎么俏市,近年来先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又是销路大扩价格走高,已然开始大面积种植。

每年的秋季,山药在地底下长成定型,强烈的生长欲望还在持续,于是藤蔓上会结出一些花生粒大小的幽暗果实,炒出来的一道菜可谓极品。这种小果子安顺称之为“山药果”,摘回来不用去皮洗净即可下锅,干炒亦可烩制更佳。黑不溜秋的山药果外表乏善可陈也无任何食用冲动,炒烩之后内里还是山药的绵幽劲头,外皮却漫出一种奇特的香味,满满一勺果子入口,香辣的味道扑面而来,用牙去抵咬果身,先是一段经过皮子的脆绝撕裂,紧随其后的就是烫着糯软的咀嚼享受。山药果的妙食体验,总能让安顺的吃货们对特产的独占骄傲。山药与果,兼而有之。

直到长大后离开安顺,才知道那些已经下肚的美味山药,跟外地的山药不是一回事。每次兴致勃勃点了一盘山药来吃,一口下去总会南辕北辙,吃到一种脆滑多汁的东西,仿佛是拿了荸荠切片来冒充的山药,内心哭天抢地外表却似云淡风轻地拨弄几下,草草吃几片权当充数。自省之后,还是托人从安顺带来自己下厨做比较贴近当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