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千里江山》亮声西安 中国爱乐乐团全国巡演启航

澎湃新闻 | 2022-08-06 10:59

“不错!好家伙,六个乐章呐,不容易。”赵季平一边感叹着《千里江山》比预期要好、赵麟沉得住气,一边疾步走向后台,向指挥家余隆表示祝贺。

8月3日晚,在余隆的执棒、中国爱乐乐团的演绎下,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亮声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向西安观众临摹了一幅充满中国人文哲思的音乐画卷,如潮的掌声淹没了剧院。

当晚,古城西安出现了浪漫一幕,赵季平和赵麟的音乐会同城上演、隔空相望。父子二人首次同城同时“对台戏”,形成了有趣的“交响”辉映。

“好作品我们期待已久,这么一部伟大作品横空出世,是所有音乐家的心声。”余隆称,《千里江山》淋漓尽现了中国音乐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礼赞、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眷恋,“有艺术的深度,也有艺术的高度,相当成功!”

“唯一的私心就是,这部作品能够多演”既有可听性,又有学术性,从台下的观众到台上的指挥家、演奏家,大家集体对《千里江山》做出这样的评价。

“我希望大家能感同身受,和这部作品一起呼吸,但好听不是为了讨好观众。”赵麟对记者说。有意思的是,赵麟的父亲、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也是写旋律的大师。

“你不能写得叫人不愿意听,怎么难听怎么来,还是要考虑到老百姓。”在后台,赵季平对记者说,从赵麟到学生,他始终倡导可听性,倡导音乐要从心里流出来,要让人民接受,同时要有技术含量。

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赵季平从小在父亲的画案旁边长大,看着他的画就像看到音乐在流动,而留白好似节奏的变化。自幼在绘画与音乐的双重氛围下耳濡目染,赵麟一直渴望将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接到《千里江山》的委约后,赵麟第一时间告诉了父亲。不过,父亲并不给建议,赵麟构思、创作的过程,二人也不交流。

“他有他的主见,作为父亲,欣赏就行了。”一路走来,从旋律的风格特点到音乐的色彩,赵麟坦承,自己身上有父亲的影子,但也不全是他的影响,“天天听秦腔、看皮影,耳濡目染,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对我影响更大。”

在全国巡演首站于西安落下帷幕后,8月-10月,中国爱乐乐团还将履及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潍坊、天津、北京、珠海、重庆、无锡,用足迹丈量“千里江山”。同时,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多支乐团也将遥相呼应,在全国各地“点亮”《千里江山》,联袂演出20场。

(本文内容来源澎湃新闻,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