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古城:漫步百年街巷,品味人间烟火
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是贵州最早设立县治的古城之一,老城的中心区域便是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邵小芮 摄
安顺古城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明初“调北征南”的军事卫所,后因地处滇黔要道成为商贸重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脉。
安顺古城。邵小芮 摄
沿着青石板路向前,古朴的明清建筑林立两旁,空气中弥漫着破酥包的香气,远处传来地戏的铿锵锣鼓声——安顺古城,这个历经百年的文旅地标,仍旧活力四射,吸引着八方来客。

来到安顺古城,就不能错过这里的文庙和武庙。
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地处安顺古城东北隅黉学坝街,是贵州省占地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文庙。文庙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增建、修复,臻于完备。
安顺文庙
走进安顺文庙,映入眼帘的是透雕石花宫墙。经礼门或义路进入,可见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池上有泮桥,又称状元桥。
过泮桥,从中轴线上自南而北行进,可见大成门和大成殿前的龙石柱。龙柱采用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石雕技艺,柱础石狮背驮巨龙,狮首相对,龙身腾跃,气势非凡。
安顺文庙大成门
安顺武庙
安顺武庙又称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是为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建,位于安顺城老大十字东北角。
安顺武庙泮池与大殿
安顺武庙门前立四柱三门斗拱飞檐牌坊,石柱整石雕刻,做工精细,正面门楣镌阳刻“文武圣神”四字。整座牌坊,白柱红瓦,四檐飞扬,庄重肃穆。
沿中轴线游览安顺武庙,依次可见牌坊、宫墙、泮池、大殿和观音楼,主要建筑还有东庑、西庑、东厢房、西厢房等。
安顺武庙牌坊
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故居地处贯城河畔北街右侧,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出生和居住过的地方。建筑始建于清代早期,1982年对外开放。
王若飞故居。蒋天瑜 摄
故居临街,经过道进朝门入四合院,院内铺以方形石板,有石砌花坛、鱼池等,房屋为木结构小青瓦建筑,具有清代民居风格。
王若飞故居陈列馆。图源西秀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除历史文物之外,在安顺古城还有丰富多样的常态化表演活动。
屯堡地戏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屯堡地戏”已成为安顺古城日常的一部分,表演时,天龙屯堡、旧州古镇等周边景区的屯堡地戏队伍入场巡游,让游客直观接触“戏剧活化石”。


今年“五一”期间,周边屯堡地戏队伍在安顺古城巡游展演。图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安顺古城音乐会


花船巡游


看过地戏,听过音乐会,安顺古城里还有更多有趣的打卡点等你发现。

大明市集
再现古城生活的历史场景,大明市集汇聚了吹糖人等技艺,还有“称心如意”各类打卡点,游客可在其中沉浸式走进大明的市井生活。

皮影戏店铺前,游客正在向店主询问皮影的做法
安顺记忆馆
安顺记忆馆是采取场景复原方式打造,作为“老安顺”城市记忆打卡点,以“前店后院”建筑为原型展现城市时光掠影。



古城电影院
古城电影院位于安顺古城三台湾粮仓,以“怀旧风”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路过“青春理发店”,影厅里正放着《赌神》或《精武英雄》,踏入其中,一秒穿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来到安顺,更不能忽略当地的特色小吃。从安顺古城的美食街一直走到顾府街,多味裹卷、小锅凉粉、豆腐圆子、破酥包、宫鼎茶、夺夺粉、油炸粑稀饭……许多门店前早已排起了队,独具特色的美食成为游客体验人间烟火味的最佳选择。
油炸粑稀饭 夏功文 摄
安顺破酥包 王晓 摄
安顺裹卷 图源:享趣贵州
安顺夺夺粉 王晓 摄
当古老街巷既能安放“乡愁记忆”,又能承载“潮流体验”,安顺古城正以它六百年的历史底蕴和鲜活的城市烟火气,迎接八方客来。
邵小芮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