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163期 总第539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5-08-28 09:35

一、国务院印发意见部署“人工智能+”六大行动,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完善风险分担和投资退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政府采购等政策作用。

在加快实施重点行动方面,意见明确,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在强化基础支撑能力方面,意见明确,强化政策法规保障。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准则等,推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相关立法工作。优化人工智能相关安全评估和备案管理制度。

二、地方百亿级产业基金频现“硬科技”创投迎良机。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浙江国资围绕创新发展作出重磅布局,由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资运营”)牵头组建的三大百亿基金群亮相,分别聚焦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三大方向,旨在以资本为纽带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具体而言,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基金聚焦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投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医工医药等领域的早中期硬科技项目,以直投为主;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金旨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企主责主业推动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动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群着力稳定浙江资本市场,通过参与IPO战略配售、支持并购重组等方式,巩固省内上市公司发展优势。

今年以来,围绕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地政府及“链主”企业等纷纷布局产业基金,为科技型企业注入发展动能。仅7月以来,湖北、陕西、江苏等多地便先后官宣设立百亿元级产业基金,通过资本纽带撬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新兴赛道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提供坚实支撑。业内人士称,这将加速传统产业转型,为新兴产业提供长期资本,推动形成基金与产业深度耦合的生态闭环。

三、A股并购重组活跃,产业整合趋势增强。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产业整合加速、支付方式多样化、私募基金深度参与等特点。

产业整合加速

一方面产业整合趋势增强,横向和纵向整合均有。例如,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事项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本次吸收合并能够消除同业竞争,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安源煤业公告称完成金环磁选股份的过户及相关变更登记,通过重组将煤炭业务置出,注入装备制造行业优质资产,实现主营业务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大型交易显著增多。例如,山东宏创铝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重组草案,拟收购山东宏拓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约635.18亿元。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约1159.67亿元。

并购支付方式愈发多样化

在政策支持下,A股并购重组的支付方式更为灵活,差异化定价安排、自主业绩承诺等创新性交易方案增加。

一方面,现金收购和股权+现金结合的方式占比显著提升。例如,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怀化市兴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采用股权、现金支付方式,并设定了业绩承诺;而部分交易则完全采用现金支付,如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等。另一方面,多家公司运用可转债、定增募资、并购贷款等实施并购。例如,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电子有限公司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的支付工具,通过多样化支付手段提升交易可行性。

私募基金深度参与

随着并购市场持续活跃,私募投资基金也在积极调整策略,深度参与产业整合。一方面由地方国资或上市公司作为发起方设立的并购基金渐成趋势。地方国资频频出手,从加码投资到筹集基金,推动产业链并购整合。例如,今年以来,福建、浙江等地提出探索设立省级并购基金。这也意味着,地方国资参与并购的路径正在拓展,在直接发起并购重组的同时,也以基金的方式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在并购六条”明确支持私募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的背景下,更多私募基金也逐渐以产业整合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募投管退”模式,而是转向“投资+并购+产业整合”的全链条运作。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计171只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规模约430.65亿元。

四、北交所首例可转债落地。据《证券日报》报道,近日,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已顺利完成可转债融资事项,该项目系北交所实施注册制改革后首单定向可转债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行可转债在条款设计上有两个特色。其一,设置了120%的初始转股溢价率,即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20%。其二,设置了140%的有条件赎回比率,即赎回条件为公司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4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述设置提高了投资者转股门槛,延长了价值兑现周期,彰显出企业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向二级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也切实保护了现有股东权益。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