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养生丨大寒时节宜双补——补气散寒,温经养血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贵州省中医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贵阳医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共建的省级公立综合性中医院。2023年7月,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2023年12月20日,医院正式开诊运营。
---------------------------------------------------
开栏语:正如贵州人的味蕾里永远充满着对折耳根、辣椒面、洋芋粑的渴望,广东人的血液里也永远奔涌着三种液体——靓汤、糖水、凉茶。岭南天热地湿,温高湿重,广东人尤爱饮凉茶,随时随地都要“整翻杯”(粤语:喝一杯),如廿四味、清热祛湿茶、四时感冒茶等等各式凉药(凉茶),以应对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及养生防病的需求。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6家分院之一,始终遵循防治一体的诊疗理念,立足贵州本地,结合时节养生之道,推出时节养生系列茶饮,以飨诸君,祝君健康福照。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中医养生强调“藏精气而养神”。此时应保持室内温暖,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饮食上宜选择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羊肉、鸡肉、大枣等,同时可适量食用具有滋阴作用的黑木耳、黑芝麻等。保持心态平和,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严寒。
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便会迎来又一个新的节气轮回。“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指的是此时的寒冷程度达到顶峰,物极必反,此后的温度又会逐渐上升,阳气渐渐升发,万物开始慢慢复苏。大寒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潮南下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一年中的最寒冷的季节,北风呼啸,气温较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面积雪不化,少部分南方高海拔地区均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
大寒三候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大寒这一节气细分为三候,有着极为精妙的物候观察记载:“一候鸡乳”,意味着大寒之际,春的气息已在悄然萌动,此时温度渐升,阳气生发,已然到了可以孵化小鸡的时节;“二候征鸟厉疾”,待到大寒节气的五日之后,像鹰、隼这类具有远距离飞行能力的猛禽,为了抵御严寒、补充能量,变得愈发凶猛、矫健,它们在空中疾速盘旋,目光锐利地搜寻着猎物,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藏有食物的角落;“三候水泽腹坚”,指江河湖泊的水域之中,冰层不断加厚,从岸边向水中央蔓延,直至整个水面都被坚冰封锁,上下冻彻,呈现出天寒地冻、寒冷至极的景象,尽显大寒节气的凛冽与威严。
养生智慧
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要注意保暖护心,才能安度大寒。民间有“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的说法,也就是说,只有心神旺盛、血脉顺和,四肢百骸才能温暖,人体才能抵御得住严寒的侵袭。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头部、颈部和躯干部位保暖尤为重要,因为在冬季人体散热最多的部位是头部,躯干四肢处于血液循环的末梢,这些部位受寒均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寒时节正处于春节前,对于上班族来说,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时候,容易感到疲劳,此时应注意精神调养,适当休息。饮食方面,在“冬藏”与“春生”之交替,冬日的进补也应当遵循阴阳并补的原则,顺应节气变化、注重顾护脾胃。
大寒有吃“三冬”的说法,食用冬瓜、冬枣、冬甘蔗,起到清热润燥、补肺益胃的功效,亦可多食龙眼、大枣等药物,起到暖心护肝的作用,为阳气的升发做好准备。
推荐茶饮——补气养血饮
组成:当归5g、人参3g、肉桂2g、大枣2枚。
功效:补气散寒,温经养血。
制作方法:取上述饮片加水适量,浸泡20分钟,大火煮沸腾后转小火继续煮20分钟,温服,频服。
药师解说: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大寒时人体的血液运行较平时也相对较差,当归补血活血,有助于血液运行。人参,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补血的当归与补气的人参相配伍,可达到气血双补的作用,正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的功效。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大枣与肉桂合用,使得肉桂的大热之性得大枣的缓和,避免过于燥热伤阴;大枣的滋补之性又被肉桂助力,增强了补气血、暖脾胃的功效。同时,肉桂与当归相配伍,又能增强温通经脉的作用。以上四药合用,能达到补气散寒,温经养血的功效,从而使气血畅通,诸寒得散。
注意事项:感冒期间及体内有实热、阴虚火旺者慎用。
-----------------------------------------------
这么受欢迎的养生茶饮
如何购买?
第一步 预约。扫描下方“广东省中医院贵州智慧医院”小程序二维码进行预约,免费挂号。
第二步 医生开方。预约成功后,到门诊综合楼5楼找医生开单。
第三步 缴费取茶饮。缴费成功后,到门诊综合楼2楼取茶饮。
欢迎有需求的市民朋友莅临我院,把这份茶饮带回家,让养生与时节同行,健康和美好常伴。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妇女、哺乳期妇女等人群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