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合唱音乐会》上演,唱出诗句的气节

新京报 | 2022-08-12 16:35

8月10日,由歌唱家龚琳娜领衔、作曲家老锣原创,龚锣新艺术乐团联袂天使童声合唱团演出的《流动的时光——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合唱音乐会》亮相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

龚琳娜表示选择唱二十四首节气歌,最想做到的就是将每一个节气、每一首诗句的气节唱出来。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诗与歌一直密不可分。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在当时都是可以和乐歌唱或者吟诵的。遗憾的是,这些曲谱没有被记录、保存下来。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从2017年秋分这一节气开始,每到一个节气,龚琳娜和老锣都推出一首相应古诗词谱曲的歌。清明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夏至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寒露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大雪唱“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渐渐便有了这场汇集了诗词名篇佳作的音乐会。

龚琳娜的音乐会区别于普通的音乐会,不仅能听到这些崭新的中国新艺术歌曲,更重要的是为观众献上一节音乐课。这节音乐课是关于节气和诗词的,更关于中国文化的气和韵。音乐会从2019年开始全国巡演,在武汉、长沙、上海、深圳、南京、成都、重庆、广州、厦门、青岛等地上演共计30余场。龚琳娜表示:“当我选择唱二十四首节气歌,最想做到的就是将每一个节气、每一首诗句的气节唱出来。演唱古诗词与普通的歌曲大不相同,每一个字背后都有它的意境、品格、情趣、志向,唯有通过行腔走韵才能表达出来。滑音、颤音、拖腔、虚实、留白、长短等都是韵腔的不同手法和技巧。唱古典诗词是中国的高雅艺术,因为它有深度、有宽度,更有历史厚度,比唱现代汉语难多了。因此,我记录下演唱中的细节,与大家分享。希望在不同的节气里唱出不同的气节,一起感受生命的美好与音乐文学的美妙!”

(本文内容来源新京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