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闻好“好好聊天”:你的理想居所长什么样?

2021-11-26 10:03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多一度听见,多一度温暖

【好好聊天】

本期话题:你的理想居所长什么样?

栖身之所,向来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保障之一。不论是乡下的茅草屋、游牧民族的毡房、铺着大理石地砖的外滩豪宅,还是几个人合租的公寓……居者有其屋,使其有所依、有所靠,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根基所在。

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居住,到后来的乡村居住,再到城市居住,我们居住的环境与房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部到内部,这些变化也彰显了每个时代不同的特征,以及人类共同的愿望:我们不仅要有房住,还要住得更体面,更有尊严。

南方:向往的生活——与土地更近
闻好:完美的社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杨朔逃离后的回归——到乡村去

 

本期聊天者:杨朔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建筑师眼中的完美居所

 

 

马岩松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在相对大器晚成的建筑界,他不到三十岁便中标加拿大地标建筑的设计,随后用“梦露大厦”惊艳了世界。在崭露头角后的十来年间,他带着他的工作室,驰骋海内外,拿下并建成多个令人瞩目的重要项目,如国外正在建造的洛杉矶地标建筑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国内近期刷屏的浙江嘉兴火车站、海口云洞图书馆,已建成投用的哈尔滨大剧院以及蕴含“山水城市”理念的北京朝阳公园广场……

“公共建筑都需要创造一个精神世界”,他的建筑理念该如何作用于公租房?他眼中理想人居环境是怎么样的?在建筑师眼中,空间与人的关系又是什么?

建筑的精神依然特别重要,正是因为建筑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时间,我们跟周边人是什么关系,我们跟未来是什么关系,我们跟过去是什么关系。

人应该是空间的主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主人。理想中的城市,是由无数个有趣的人组成的,空间规划的方式以及建筑美学也应该多样化,只有这样,城市就会变得有魅力,并且丰富起来。

数年来,城市设计师们先后提出了对未来城市的愿景:“健康城市”——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韧性城市”——即反脆弱性,即使遭遇不测也可以很快恢复富足且多元化发展;“智慧城市”——利用创新科技整合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邻近度”——人类活动应该尽可能地在本地区域内解决问题,效率成为次要因素,能源损耗因此减少;“生态多样化”——帮助城市应对不可控的冲击;等等。

【好好聊天】和你聊:你的理想居所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