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先锋团】集体展播-黔东南篇丨科技创新 巾帼风采

2024-11-21 09:32

以科技之刃,辟未来之路

以团结之力,展巾帼风采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院

集体基本情况:总人数163人,女性人数119人

主要创新领域:苗族侗族医药基础及应用研究、临床、开发

所属领域:医疗卫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院是国内地州级研究苗族医药侗族医药瑶族医药的一所公立民族医药研究机构,设有国家中管局重点民族医医院——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苗族侗族药物凭证标本室,苗族侗族医药标本馆。是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级苗医药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

该单位在提高苗族侗族瑶族等民族医药临床水平和科学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省部级奖项6项,地厅级和三等奖以上奖项十余项;研发了瑶族的创新药物一项,获得省和国家批准文号; 获得非遗项目的批准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州级3项; 2000年以来举办民族民间医培训班10余期,参加人数达2500余人次。

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是全国唯一公立公益的“二级甲等”苗医医院,被列为国家中管局重点民族医医院, 医院于2014年10月建立民族药物制剂室,并于2016年9月获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可完成煎膏剂、散剂、丸剂、栓剂等剂型的生产。

主要事迹或奖项:

1、2015年9月获贵州省委、省政府颁发“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先 进集体”荣誉称号;

2、2017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先进集体”;

3、《苗医药·带状疱疹疗法——苗医关于带状疱疹的知识和实践项目》获2021年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2022年参加的科研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及 信息化研究》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黔东南州气象服务中心

集体基本情况:总人数9人,女性人数7人

主要创新领域:水电服务

所属领域公众气象服务、 专业气象服务

黔东南州气象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女气象人用对气象工作的深深眷爱、无悔付出的精神撑起了气象服务中心的“半边天”。

近几年,中心联合供电、交通、烟草、农业、水务等各行业深入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研,针对各行业对气象灾害防范和气象保障支撑的不同需求,中心坚持“气象+”“+气象”的服务理念,采取“气象+行业+个性需求”模式,强化个性化、可视化、精细化的专业专项服务。

经过多年努力,中心研发的《雨洪监测电力调度系统》在水库、电站安全度汛发电调度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为服务的水电站实实在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得到服务单位的高度评价。中心职工曾多次代表全州、全省气象部门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多次获一等奖、二等奖表彰,公众气象服务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评价行业服务满意度在95%以上。

主要事迹或奖项:

1、近五年来申报地厅级科研课题7个, 县处级科研课题2个。成立水电服务研发团队,研发“黔东南州水力发电雨水情监测预警与生产调度系统”获2019年贵州省气象局重大贡献记功;申报《打好服 务牌做实水文章趋利避害显成效》获2020年度州直单位工作品牌创新二等奖;

2、2022年获得贵州省气象局集体嘉奖、记功;

3、2023年荣获黔东南州气象局 “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州妇女联合会授予“黔东南州巾帼建功先进集 体”“三八红旗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