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贵州将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工信厅了解到,今年贵州将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向国家推荐10户以上,除了86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支持这部分中小企业以外,还要组织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才1万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放管服”力度,支持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吴仕华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吴仕华向动静记者介绍,所谓“专精特新”,“专”就是指专业化,“精”就是指产品工艺精致、精细,“特”就是指产品和工艺有特色,“新”就指企业产品在包装、外观、档次等方面创新水平较高。2013年,工信部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贵州获国家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它们都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骨干企业。
为什么贵州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呢?吴仕华说,在贵州省工业企业中有99%都是中小企业,达到5万多户,一直以来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着它们发展,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
黔粹行是2019年第一批贵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对象之一,立足发掘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31年来,通过不断在“特色、精致”上下功夫,这家企业研发创新了多项民族工艺方面专利,目前已有贵州特色民族工艺品、手作艺术品、蜡染、刺绣等上万种产品。
黔粹行负责人付国艳
黔粹行负责人付国艳介绍,成为培育对象后,企业发展信心增强了,相关部门还给予了很多指导,在“专精特新”这项计划的支持下,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设计团队、引进了高层次人才,目前企业的设计任务、订单都接不过来的。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航天产品电子设备和测试设备的企业,在贵州“专精特新”培育计划的支持下,企业完成了对智能化贴装生产线的改造,从原先15个操作工缩减成2人,生产质量和效益也大幅提升。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汤红洁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汤红洁说,通过升级改造之后,全自动的生产和全自动的检测是融为一体的,在线上有自动光学检测,电路板焊接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了,技术性能、精度提高之后,电路板的品种会更多,服务的客户也相应扩大。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德宇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德宇介绍,公司去年进入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高了公司的荣誉资质,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有“一揽子”政策支持,比如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都给予相关的资金和项目的支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吴仕华说,现在贵州中小企业在当年工业经济的增长中贡献率都在60%以上,当年增加就业岗位在80万个以上,这些成果都是中小企业经过培育以后带来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贵州开展的“书记省长直通车”、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省各级政府主导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都在100个以上,民间的服务机构是超过1000个以上,这些都为中小企业切实地解决生产经营中很多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