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闻好“好好聊天”:运动心理学(上)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多一度听见,多一度温暖
【好好聊天】
本期话题:运动心理学(上)
对于最顶尖的运动员来说,赛场上除了技术的比拼,更是一场心理的博弈。运动员能够放下重负减少压力,集中精神在比赛,调整到最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心理学家也在此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运动员手握奖牌的时刻,我们赞扬他们的技术,敬佩他们拼搏,但也不应忘记在他们背后提供巨大支持的心理团队。
南方:运动改造大脑,心理训练强化运动效果
闻好:运动可以修炼强大韧性、意志力
刘钰:对于最顶尖的运动员来说,赛场上除了技术的比拼,更是一场心理的博弈。
本期聊天者:刘钰 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刘钰,吉林省抚松县人,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我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苏彦捷教授。先后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心理学系工作。
2018年2月,作为2018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心理专家组组长参与奥运会。2018年4月,被聘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心理专家。
曾被国家体育总局聘为国家赛艇队首席心理专家,国家击剑队科研专家组组长、心理专家,以及国家体操队、国家自行车队、国家女子网球队心理专家。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 、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在体育比赛中,有些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运动心理学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研究各种心理效果的心理学。以柔道和拳击等分级别的比赛为例,自己减轻体重降低级别,就会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利用这种方法给对手施加压力,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战术。此外,最近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已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员的心理了,对于一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进行研究。
【好好聊天】和你聊:运动心理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