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丨《丹砂情》中央台央广首播
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
创作录制
五集广播连续剧
《丹砂情》
央广老年之声《听书》栏目首播
11月23日、25日、27日: 09:30-10:00
24日、26日: 09:00-09:30

广播剧丨《丹砂情》第一集
00:00 / -
广播剧丨《丹砂情》第二集
00:00 / -
广播剧丨《丹砂情》第三集
00:00 / -
广播剧丨《丹砂情》第四集
00:00 / -
广播剧丨《丹砂情》第五集
00:00 / -点击上方收听广播剧↑↑
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万山区,拥有三千多年的朱砂开采冶炼历史,被誉为“中国汞都”,是196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个行政特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万山汞矿人艰苦奋斗、前赴后继,为国家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0年开始,由于汞资源枯竭,生产难以为继。2002年,位于万山的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万山经济深陷困境,于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万山以旅游为主,高起点规划,把富有工业文明特色的旅游业,打造成了重要的支柱产业,华丽转身,重塑辉煌,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样板。
(如今的万山↓↓)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创作录制的五集广播连续剧《丹砂情》以万山矿区为背景,以万山解放、中苏关系恶化为国家偿还国债、为我国加入国际气象组织进行科技攻坚、资源枯竭矿区关停、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赴万山慰问,以及万山产业成功转型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讲述了三代万山汞矿人70年来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可歌可泣的敬业奉献故事。
(2008年凝冻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赠予当地群众的棉衣)
该剧情节曲折,扣人心弦,通过语言、音乐、音效三位一体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万山汞矿人的辉煌成就。本剧制作精良,演播、录制及音乐、音效都极尽考究,是一部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广播剧作品。
《丹砂情》演职人员
出品人:苏蓓
制作人:王俐
责任编辑:罗芳杰 王曦露
编辑:陈果 王蓓蓓
编剧:陈龙 王俐
导演:徐小雁
执行导演:王俐
录音:付啸 李彬
音响拟音:尹博玮
音乐编导:孟雍 徐曼曼 杨旭
旁白:罗波 付清文
制作合成:孟雍 王俐
剧务:李彪
剧中人物
郝光明由刘宽宏演播,刘彩云由赵佳演播,刘彩霞由向琪演播,郝春来由王鹏飞演播,郝父由孙庆昌演播,罗大远由成禄军演播,肖鹏由陈浩演播,李矿长由刘松斌演播,瓦列多夫由陈浩演播,罗雪松由李娅演播,燕玲由田静演播,幼年郝春来由刘唐山演播,参加演播的还有刘旭、刘畅、尹雪力、范向东、杨舒涵、郝俊杰、刘贵川、朱亚芳、时杰、涂槟瑜等。
本剧由贵州广播电视台都市广播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