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农人丨“兵支书”任勇:扎根大山里的乡村振兴领路人

微美湄潭公众号 | 2023-11-24 10:43

扎根大山里的乡村振兴领路人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湄潭县鱼泉街道金桥村,有一个身影在村中任劳任怨、坚毅穿行,他就是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兵支书”的任勇。从部队转业10年来,他一直扎根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任勇,一名普通的退役军人,却有着不平凡的奉献精神。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曾在西河镇仁合村、河沟坝村、乐园村等多个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贫困村的发展不易,但始终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改变农村的面貌。

在任勇的带领下,这些贫困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积极争取政府扶持资金,修建了通村通组公路,让村民告别了出门难的历史;他引导村民种植茶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的收入;他帮助村民争取了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政策,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任勇还注重村民的文化生活。他组织村民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篮球比赛、村歌赛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他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授课,提高村民的农业生产技能;他在村里建起了医学博士站,把医疗服务延伸到村子。

每到一个村,他都要认真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疾苦,盘点村里资源。通过搭强班子、谋对路子、钉紧钉子,随着一项项政策落地生根,村庄向上向好的变化在不断积累。他始终怀揣着“党员也是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去”的信念,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时刻听从人民需要。

为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任勇还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他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农村的生活和故事,希望有更多的流量进入这些小山村。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些视频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你这么拼,何苦呢?”面对质疑的声音,任勇总是一笑而过。在他的内心深处,奉献是苦涩的,也是值得的。

2016年,任勇在仁合村任支书时,正是脱贫攻坚中任务最重的时候。繁忙的工作,让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病重瘫痪在床两年多的父亲。直到父亲离去,他也只能用“忠孝难两全”来安慰自己。但一回想起这件事,还有对妻子、孩子陪伴的亏欠,他总免不了暗地里流下自责的泪。

“我们农村人,能到部队当兵,回来还能安排工作,那就要懂得感党的恩情,为我们农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父亲朴实的话语总回响在他耳畔。父母把他拉扯大,却也知晓教子尽忠的大义。任勇在他的自述里说道:“如果能凭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去改变农村,让群众增收致富,这就是我最大的值当。”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任勇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6年2月,任勇任西河镇仁合村党支部书记时,村支监三委班子人员不齐、贫困人口全镇最多。他率班子成员,奔走在田间地头,召开群众会,相继成立了11家合作社,种植中药材200亩、李子230亩、养殖冷水鱼45亩,带动贫困户就业68人,利益联结15户贫困群众,涉及分红资金1.5万元,当年实现脱贫94户411人。

2017年2月,西河镇河沟坝村软弱涣散后进村整改,任勇请缨上阵。2个月下来,他累计组织召开群众会22次、党员大会6次、脱贫产业发展专题会12次。通过流转1800亩土地,烤烟、水稻、蔬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62人。

2017年10月,组织再次调整任勇到湄潭县唯一的深度贫困村——西河镇乐园村任党支部书记。面对日益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任勇以村为家,仅用一年时间,率村班子成员完成了238户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公路2公里、组组通公路17.4公里、产业路和串寨路10.56公里;种植羊角菜50亩,折耳根160亩,带动50户贫困户利益联结分红5万元;养殖土鸡3000羽,分红涉及贫困户187户。次年7月,乐园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

任勇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模范退役军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及遵义市“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湄潭县“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村支书”等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任勇到鱼泉街道金桥村任党支部书记。到金桥后,在一次走访群众时,有人提起这里有一位“红军中的花木兰”李小侠。他率班子成员多次往返李小侠曾经住过的几个地方,收集和挖掘这位“巾帼英雄”曾在鱼泉生活40多年的故事。

女红军李小侠于1980年至1983年居住在金桥村金桥组,其朴素的红军形象至今影响着当地群众。村党支部决定在村建立女红军李小侠陈列馆,共展陈李小侠遗存长征相关书籍19本、竹拐杖1支、手表1块、衣服1件、布票粮票各1张、椅子4张,以及与李伯钊等老战友合影照片20余张、女红军李坚真亲笔信1封、自述手稿100多页。从陈列馆建成对外开放至今,共接待党员群众8.2万余人次,带动村民办起了5家农家乐,营业额累计达50万元。

“红色故事”激荡着人们的心灵,也催生了“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项目的落地,引来东西部协作项目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的投入。项目启动后,整整200多天,中途只休息过一天,连续作战,任勇越战越勇。小镇开业以来,看到来来往往的游客进入到金桥这个小山村,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大家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看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能一家团聚,任勇感觉自己很幸福。

付出定有收获。近三年来,金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休闲美丽乡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第一批兵支书乡村振兴工作示范点”“贵州省优秀村规民约示范村”,还荣获了遵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强组织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遵义市名支书工作室”等荣誉。

一路风雨一路兼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只有实干者、奋斗者,只有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人,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是任勇不变的底色。

2023年,任勇到金桥村任支书已是第四个年头。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到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从带领一个村脱贫致富到多个村庄实现乡村振兴,任勇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任勇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身边的人,而他则成为人们身边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