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赋能 博士村长助力非遗戏曲进校园
近日,由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统战部、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共青团贵州大学委员会主办的“非遗戏曲进校园 经典文化共传承——福泉阳戏进校园展演”在贵州大学溪山剧场成功举办,贵州大学留守儿童舞蹈心理疗愈团队倾情助力,与福泉阳戏国家级传承人周昌智开展深入交流探讨。
福泉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分支,传承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5年,福泉阳戏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以“福泉阳戏”为代表的“贵州阳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舞蹈是根据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身段动作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现剧情的形体动态表演。福泉阳戏动作舞蹈古朴典雅,极具观赏性。演出当天,演员们展示的《过五关斩六将》《孟良盗宝》《八仙贺禧》等折子戏,充分展现了阳戏的舞蹈身段特征,配合阳戏特有的面具,将关羽、孟良等英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研究生依托舞蹈疗愈云平台,将贵州民族民间舞蹈、戏曲舞蹈等身段动作融入课堂教学,助力提升留守儿童美育教育水平。日常教学中,博士村长项目,根据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舞蹈教学内容,着力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功能,提升留守儿童社会融入能力。
“在阳戏表演的过程中,我们的招招式式都渗透着传统舞蹈的韵律,如《孟良盗宝》穆桂英手执大刀,身着女靠,闪转腾挪”。福泉阳戏国家传承人周昌智在接受采访时说。
下一步,博士村长团队将进一步加强与福泉阳戏团队的交流和合作,强化深入福泉阳戏基地调研采风力度,为服务留守儿童美育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撰写:彭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