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内陆开放 蓄势而行

知知贵阳 | 2020-03-08 10:00

贵阳和贵安新区,一个是省会城市,是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一个是国家级新区,政策扶持力度大、生态环境质量优,被认为是“整个贵州最适合发展产业的地方”。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开启了两地协同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也将推动两地加快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扩大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贵州扩大对外开放,需要贵阳和贵安合力加快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事实上,早在三个月前,贵阳和贵安就已在对外开放平台的搭建上互通有无、互补所短。

2019年12月,贵阳综保区与贵安综保区中马国际贸易交流促进会暨跨境经贸交流活动举行。120余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嘉宾和贵州搭起了友谊之桥,做起了海外贸易。而此次活动,也是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的首次合作。两个对外贸易窗口至此告别“同质竞争”,携手错位发展,给马来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官员 阿兹兰·本·德拉曼:对马来西亚和贵阳、贵安来说,这是个合作的新起点。当贵阳和贵安介绍他们的大数据产业情况的时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对马来西亚的企业而言,这对他们的加入是一个好的机会。对我们来说也是了解中国市场需求的一个好机会。

贵阳综合保税区是贵州省首个综合保税区,是贵阳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贵安综合保税区是贵安新区实现经济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开放平台和重要载体。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将给予两个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更多的优惠和支持,这也让辖区企业充满了信心。


贵州汉邦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菁:我们作为贵阳综合保税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可以和贵安综保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进行资源上的整合,大家优势互补。

贵州优致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罗唯洋:对于我们整个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的发展是有比较大的好处,我们也会考虑到那边开设分店。

同为贵州“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贵阳综保区与贵安综保区将致力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资源配置、财税金融等体制机制改革,扩大贵州“朋友圈”,把贵州更好地推向国际。

贵阳综保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主任 栾雁:我们将落实省市相关的文件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贵阳综合保税区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贵安新区发展空间大、承载力强的区位优势,从整合发展作为一个突破口,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思路,我们着力在产业定位、规划布局等7个方面做一些融合性的政策和发展,以推进贵阳和贵安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开放,是推动两地实现跨越赶超的最佳路径。如何让资源配置起到更好的效果?近年来,贵安新区一方面充分利用空间优势,承接贵阳产业,一方面积极探索“贵阳研发+贵安转化”,“贵阳总部+贵安基地”等产业合作模式,为两地协同发展找到了路径和抓手。

这几天,位于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的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完成本地的订单生产。眼下,100多万元的供电配套设备即将出货。

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黄亮:从2020年2月1日开始,我们用了5天的时间完成了将军山医院一期的项目。目前我们已经转入到正常的生产订单上,这些都是为我们贵阳周边的房地产项目提供的高低压配电设备。

作为一家总部在贵阳,集生产、制造、安装、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成套配电产品生产企业,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于2015年进驻贵安建设了生产基地,产值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成为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贵州长通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金贵:八条意见的出台,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我们会从观山湖区那边,把我们的设计以及安装还有运维部门全部植入到贵安的公司,为贵安的发展、电力保障做出贡献,也能深入地参与到贵安的建设当中去。我们也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30%的增长。

在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桂华看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最大限度放权,全面为贵安新区发展赋能,将为贵阳贵安协同发展,做大朋友圈,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再加一把力。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吴桂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将为黔中城市群崛起打造新的战略增长极,奋力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供有利支撑,为新区加快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兴产业带来要素支撑,实现1+1>2的放大效应,让构建经济体量大能级的城市圈的愿景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