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经典 赓续血脉 贵州花灯戏《红梅赞》惊艳全国戏曲会演

贵州音乐广播 | 2023-05-20 20:42

戏曲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5月19日晚,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武汉洪山礼堂精彩上演。

贵州花灯戏《红梅赞》移植改编自歌剧《江姐》,由贵州省花灯剧院、贵州省民族乐团共同执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邵志庆领衔主演,生动呈现了1948年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与敌恶势力开展武装斗争的感人事迹,在保留原版人物角色精神内核的同时,突出了贵州地方戏的独有风韵,既守正又创新。自2019年首演以来掌声不断、奖项不断,两次受邀进京展演、录制央视节目,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花灯戏的艺术魅力。

随着报童吆喝声响起,一场回望革命道路、荡涤心灵的演出拉开序幕。音乐慷慨激昂,演员倾情投入,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幅牵动人心的革命斗争场面,将江姐众人勇于与敌对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戏种、大平台。贵州花灯戏,源于唐宋,兴于明清,经地灯、台灯、高台戏、灯夹戏发展衍变而来,是贵州形成最早并世代相继的地方戏剧种,其表演和音乐都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地方腔唱中华韵,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兼具戏曲性和民族歌剧性,舞台置景虚实得当,寥寥几笔勾勒大气磅礴,剧本去粗取精,精准提炼,作曲融汇贵州花灯曲调,实现了音乐的地方化、戏曲化、交响化,用音乐诉衷肠,以声腔塑人物,让剧中每一个角色立得住、记得住。

“能把青春献给党,正是我无上的荣耀!”鲜红的旗帜在舞台上飘扬,将演出推向高潮,气势磅礴、振奋人心。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雷鸣掌声中完美落幕,现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万语千言无以致谢,主演邵志庆老师即兴清唱一曲贵州花灯调“开财门”献给到场观看的武汉人民,献给本次举办戏曲盛会的武汉,希望大家能了解贵州花灯、喜欢贵州花灯,有机会能亲临当地感受多彩贵州的风土人情。精彩演出收获了一大批来自戏曲大码头武汉观众的点赞和好评,纷纷感叹:“贵州花灯戏,好听又好看,有温度、有人情”。

近年来,剧院以邵派、罗派为代表的贵州花灯戏旦角艺术流派发展趋于成熟,名家众多、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打造了文艺精品《红梅赞》,还拥有《盐道》《月照枫林渡》《云上红梅》等代表性作品,持续在各大演出平台崭露头角。南方片会演,贵州花灯戏与黄梅戏、川剧、越剧等19个剧种汇聚一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剧院长期以来坚持的“团结奋斗、守正创新、崇德尚艺、至美卓越”十六字方针,共同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推动全国戏曲交流。

这是一次盛会,一堂大考,更是一次契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和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贵州省花灯剧院将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致力挖掘创作题材,传承经典、创造经典,让贵州花灯艺术常青,让贵州文艺长河不竭。

编辑:韩韫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