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之美 |杨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身处第一现场亲耳聆听,激动之余,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杨硕也在思考着如何抓住中医药发展的新机遇。
杨硕在《贵州教育大讲堂》2024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履职尽责之美”中,分享了他今年参与全国两会的什么故事,又提出了哪些建议呢?
“今年两会,我作为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很荣幸把一些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建议带到两会。在针灸临床发展方面,我建议推动以针灸为代表的优势专科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医针灸临床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升医院针灸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促进针灸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更好地解决患者的需求。”杨硕在节目中说。
杨硕说推动贵州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他利用服务基层的机会,深入到金沙县中医院、黔西南州中医院、沿河县人民医院等市县级医院开展调研座谈,深入了解基层中医药文化传承、针灸诊疗发展和基层医疗体系运营情况,感到医共体建设刻不容缓,急需有一个顶层的设计,来更好指导各地开展实践,让基层更加清楚改革的尺度和深度,推动地方把被动改革转变为主动改革,把输血变造血,才能更好推动医共体改革的法制化、普惠化进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硕积极倡导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解决基层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等内容。充分说明了基层医共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县域医共体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全完善基层医疗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2023年12月,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内容,为各地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提供了指导。让人民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可及,做到‘小病、慢病不出镇(社区)’,是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体现了国家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举措。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想中医在推动医共体建设方面大有可为。比如,可结合实际,大力推广‘针灸、经络推拿、火罐’等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把精湛的传统中医技艺带到基层,推动中医人才资源下沉,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完善,增强基层未病防控和慢病诊疗水平,更好促进医防结合、分级诊疗机制的落实。”杨硕在节目中回应道。
播出时间:2024年3月21日(周四)20:10
播出平台: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6频道)、贵州教育大讲堂抖音号(62627002718)、贵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贵州教育发布抖音号(2002104792)、学习强国、动静APP教育板块、动静APP直播板块、动静贵州微信公众号、动静贵州视频号、贵州广电网络频道首页“看电视”和“一周回看”专区、G+TV(移动高清机顶盒/电信天翼高清机顶盒/联通超清机顶盒)、贵州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多平台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