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群众文艺作品闪耀全国舞台,公共文化服务绘就惠民新图景
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毕节市文化馆创作的合唱作品《一缕春风一缕阳光》、曲艺作品《请客》,凭借鲜明的地域特色与鲜明的时代主题,在全国数千件群众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舞台,向全国观众呈现了独具韵味的乌蒙文化盛宴。
曲艺作品《请客》的参演阵容中,既有专职群众文化工作者,也有普通群众。他们常年参与毕节“文化大练兵·每周一艺”活动,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获邀参演。“没想到能从草根爱好者站上全国大舞台!”阳湘益的话语里满是自豪。
“只有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才能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毕节市文化馆馆长况荣峰介绍,该馆坚持创新文化品牌建设,将艺术人才培育、优秀节目发掘与群众文化体验深度融合,构建起“人才有成长、节目有创新、群众有收获”的良性群众文化生态。
近年来,毕节市文化馆的文化服务从馆内小范围培训,逐步拓展至学校、社区、乡村、军营及广场、公园等多元空间。“磅礴乌蒙·毕燃星动”跨年音乐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艺术展演、文化进校园等特色活动接连开展,累计覆盖群众超20万人次,吸引5000余名艺术爱好者参与,成功打磨出9个国家级、省级获奖节目,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群众都能就近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乐趣。
此前,该馆的文艺创作已屡获佳绩:2023年,广场舞《阿西里西》在贵阳举办的“2023年全国广场舞大会成果展示——广场舞之夜”中,从全国6大片区1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团队;音乐作品《守望·撒麻》曾斩获第十九届群星奖。
为持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品质,毕节市文化馆不断升级惠民文化场所。2024年1月,作为贵州省首批试点运营的三个公共文化空间之一,毕节市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正式建成并免费向群众开放。短短一年间,这里累计举办艺术欣赏、专业培训、文化体验、节目排练演出等活动近百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在毕节南山公园广场设置的文化驿站,已开展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逾2万人次,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小而美”的城市“艺术加油站”。
在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方面,系列文化服务亮点纷呈:为千余名青少年开设舞蹈排练、绘画创作等优质免费课程;为中老年群体提供“银发文化课堂”服务超4000人次,带动组建22支兴趣小组;打造钢琴、萨克斯等主题“文化沙龙”吸引青年参与;推出“亲子文化体验日”活动,2024年至今已服务超200组家庭。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齐文化发展短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举措。”况荣峰馆长表示,这一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